弘扬中山爱国精神 继承华侨爱国传统
辛亥革命网 2011-06-2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廖智锋 查看:
前言:
当前,两岸和海外华侨华人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学习辛亥革命先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义大爱,完成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未竟事业,是两岸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辛亥革命与孙中山先生在两岸侨界受到普遍认同,是两岸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广大的海外华人侨社,要运用这一契机,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交流平台,促进两岸侨界弘扬中山爱国精神,继承华侨爱国传统,为中国的最终统一与民族的崛起而不懈奋斗。
在下文中,笔者将就海外侨社应如何在广大华侨华人中进一步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继承华侨的爱国传统,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扼要阐述笔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指正!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缅怀孙中山丰功伟绩
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当年的辛亥革命,顺应时代要求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推翻了反动的清朝政府,把中国人民从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下解放出来。辛亥革命第一次在中国乃至亚洲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共和政体,推动中国政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巨变,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面对旧中国成千上万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敢于向几千年来的皇权制度宣战,第一个响亮地喊出“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提纲挈领地提出“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大主义,为中国的未来绘制蓝图。孙中山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完全统一的伟大事业。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与实践,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孙中山先生的感召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前赴后继。
孙中山先生曾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是一位伟人在亲历国家离乱之后的真切感言,到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海外的华人侨社尤其是统促会组织,要广泛开展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活动,深入宣传孙中山思想的核心“复兴中华、统一中国”。侨社之间要多交流和沟通,既要积极邀请当地台湾侨胞参与纪念活动,也要积极组织大陆侨胞参与当地台湾侨社的纪念活动。在纪念活动中要大力宣传台湾与大陆是一家。辛亥革命的历史,就是海峡两岸同胞为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统一而共同奋斗的历史,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记忆、共同的精神激励,以增强两岸侨胞对辛亥革命的共识。
大力宣传华侨的贡献 继承华侨爱国传统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我海外同志,……历十余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以长留于国人之脑海。”。
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是从建立革命组织开始的,无论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团体——兴中会,还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其主力都是海外华侨华人。
事实上,不仅仅是辛亥革命,在百余年历史中,中国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转折,其背后都能看到海外华侨华人的身影。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许许多多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兴业,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他们以“振兴实业,挽回权利”为口号,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在壮大了自身的同时,也增强了国力。
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更是倾尽全力,为抗击日寇做出贡献。华侨华人在全球各地成立诸多抗日救亡爱国组织,他们以舆论声援、集资筹饷、捐款捐物、回国效力、组织义勇参战等不同方式,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使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国家尽快走向富强,海外华侨华人不顾列强封锁,或坚持与祖国进行贸易,缓解大陆物资匮乏的局面;或凭借自己的智慧,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效力。他们的帮助使祖国迅速走向发展轨道,并逐渐在世界舞台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