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之肇 浩气长存 辛亥之源 精神永驻:刘静庵

辛亥革命网 2011-06-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前的6月12日,“铁汉”刘静庵罹难。这一天,我们缅怀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打拼、而牺牲的革命先辈,愿刘公地下安息! ,共和之肇
 

  世纪回望,当岁月冲逝了硝烟,当时光风干了血迹,当战死疆场的军人静静埋葬异国他乡……有些英雄只能身处被遗忘的世界。然而,2011年,在全球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我们不应该忘记100年前,为推翻封建帝制、走向民主共和身先士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抛头颅、洒热血的辛亥革命志士。

  刘静庵是辛亥革命早期革命组织———日知会的领导人。在武汉,他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积极投身反抗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他组织革命团体,为辛亥革命爆发准备了大批骨干;宣传民众,在武汉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办学校,为革命储备了后备人才。日知会及刘静庵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和人才方面的准备,对武昌起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07年1月,张难先、刘静庵、梁钟汉等9人先后被捕入狱,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日知会案(丙午之狱)。刘静庵在狱中受刑最重,被清庭差役用竹鞭抽打光着的脊梁,骨头打得暴露在外,眼脸青肿,但仍高昂头颅,骂声不绝,当时被誉为“铁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的1911年6月12日,刘静庵经受了5年种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在狱中波折磨致死,时年36岁。

  日知会者,武昌革命之源泉也。纪念刘静庵辞世100周年,缅怀刘公的建树和精神,学习历史,了解日知会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意义是必须的。但是,关于刘静庵,关于日知会对武昌起义的作用和意义,大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在此不作多言。我希望借深切悼念刘公的这个机会,呼吁全球华人共同参与到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来。

  2011年,我们不应该在等待10月10日中度过。2011年的每一天,在百年前,不是运筹谋划、奔走呼号,就是奋勇起义、腥风血雨,辛亥志士们每天都在凝聚着各方的力量,为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而命悬一线、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每一天都有志士不屈不挠被杀害的消息。

  今年,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不是为了一天,而是借助这一年,那一天,缅怀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打拼、而牺牲的革命先辈,来传承与弘扬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暴霜露、斩荆棘”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继承他们“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当下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历史的沧桑巨变,磨灭不了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擦拭不去的是辛亥革命先行者的精神。

  愿刘公地下安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