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辛亥百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
辛亥革命网 2011-05-11 00:00 来源:驻英国使馆 作者:刘晓明 查看:
同胞们,朋友们:
两个月前,我们曾在这里纪念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族英雄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今天,大家再次相聚,共同回顾辛亥革命这一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重温先辈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共商时代赋予我们的“振兴中华、统一中国”艰巨重任,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19 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强欺凌,内政腐败,中华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呐喊。辛亥革命如一声春雷,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帝王专制,建立起崭新的民主共和制度,进而引发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社会变革,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回顾辛亥革命,我们首先要缅怀孙中山先生。是孙中山先生最早发出了一个响亮的声音——“革命”,主张推翻满清政府,建立共和政体。是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百折不挠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英勇起义,领导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是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推动了国共两党实现首次合作。是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把追求国家富强、实现国家统一,作为他矢志终身的两大奋斗目标。孙中山先生当之无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回顾辛亥革命,我们不能忘记曾经为辛亥革命做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海外华侨华人。在推翻满清统治的斗争中,海外华侨华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为革命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不惜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孙中山先生曾于1896年和1904年两次来英国,宣传革命道理,获得了旅英侨胞和留学生的支持。当年,利物浦的侨社组织“致公堂”就曾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对此,孙中山先生曾经用这样一段话评价:“华侨是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今天,广大华人华侨又成为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回顾辛亥革命,我们也不能忘记帮助、支持过中国革命的外国友人。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正是由于康德黎先生等英国友人的积极营救,孙中山先生才能化险为夷,并得以继续在英国广泛汲取各种先进思想、探索中国革命成功之道。今天,我们荣幸地请来了康德黎先生的后人查尔斯·康德黎先生和休·康德黎先生,欢迎你们。今后不论何时,康德黎一家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同胞们,朋友们,
中国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寻求救国富民之路。100年前,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门。9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气概,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和治国方略,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昔日积贫积弱、饱受欺辱的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人民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向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同胞们,朋友们,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统一是主流。只有实现了统一,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才会有大发展。中国强大了一定会统一,统一了必然会更强大。孙中山先生曾在《统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当前,海峡两岸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在两岸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了和平发展,实现了两岸“三通”直航,实现了两岸全方位大交流的良性互动。在新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携起手来,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抓住机遇,深化合作,累积互信,共创双赢。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辛亥革命是空前的,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过境迁,斗转星移,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中国,正革故鼎新,再铸辉煌。今天,我们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传承它给我们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历史使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是给我们后人的鞭策。新形势下,“革命”就是要“复兴中华、统一中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对辛亥革命最好的纪念,是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缅怀。
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