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辛亥百年:鸿雁往返两岸间

辛亥革命网 2011-09-13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彝鑫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已经过去百年,光阴似水,距离海峡两岸通邮仪式那一天,也已经过去了近3年。在这时光的流逝当中,一代代的两岸邮政人用心与爱,
 

  时光斗转100年,鸿雁往返两岸间。浅浅海峡浓浓爱,同扬中华盛世帆。写下这首诗,我想起了一个伟大的日子——2008年12月15日。这一天,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在我的工作单位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两岸同胞盼了很多年,当出生在台湾现居北京的郑坚老先生寄走第一封直邮家书时,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一个崭新时代开启了。

  在两岸直接通邮前,寄往台湾的邮件要经转第三地。我刚记事时,一封台湾老兵的寻亲信寄到了村里,这封信轰动了全村,因为这是全村收到的第一封来自宝岛的信。听村支书说,这封信是经香港转来的,在路上的时间就花了一个多月。尽管那时的传递速度慢,但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让人感受到等待的漫长。这件事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事情之一。

  2000年,当我带着梦想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打工时,我走进了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刚到单位上班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背邮编,背邮编是处理邮件的前提,这是每位邮政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背邮编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大陆邮编都是以0到8开头的,却唯独缺少9字开头的邮编。我问师傅王建新:“王师傅,为什么没有9字开头的邮编?”王师傅说:“中国是最讲究传统的国家,9是留给台湾待用的,有着‘九九归一’的意义……。”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在邮编里,也包含着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在忙碌的邮政工作中,每当看到写有“台北邮件处理中心”的蓝色邮袋,心里都会有一丝亲切与温暖,每当看到写有“TAIPEI”的路单时,心中更会许下对祖国早日统一的祝愿……

  那是2006年中秋节前夕,一件从美国旧金山寄到台北的邮件错发到北京,路单的物品栏上写的是“食物”,而我们断定里面是月饼。透过安检机的屏幕,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饼,这验证了我们判断的准确性。中国是最重视亲情的国家,在中秋节给亲人寄上一盒月饼,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看着这袋错发到北京的邮件,大家都想:如果不是邮件错发到北京,或许此时邮件已经到达台湾亲人的手中。尽管我们很想让月饼早些到达台北,可是按照正规的程序,邮件还是要退回美国旧金山,这样一来,台湾亲人就很难在中秋节前收到月饼了。

  做好邮件退回的手续,王师傅叹了口气,说:“如果邮件从北京直接发往台北,或许中秋节前亲人能收到邮件,可是我们只能按照规定退回美国。”在王师傅的叹气声中,我们面对着东南的方向,陷入了沉思……。尽管我们不是收件人,可是我们却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月饼,其实并不只是一盒简单的食物,而是承载着一位游子的浓浓思乡情。

  这一件错发到北京的台湾邮件,使我意识到:如果鸿雁不能直接飞越那浅浅的海峡,那么我们所有邮政人的心就永远会有遗憾。

  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激情澎湃的2008年。这一年,中国喜事不断,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三个月,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又在我的单位举行。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两岸中国人何止盼了很多年,从辛亥革命的那一天起,其实,所有的中华儿女也都是在为完成这样的心愿而努力。

  现在,当一袋袋发往台湾的邮件经由我单位直飞台湾时,每个人的脸上也都写满了自豪与骄傲。此时,平凡的邮政工作,在我们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生都要为之付出的事业。

  时光斗转,辛亥革命已经过去百年,光阴似水,距离海峡两岸通邮仪式那一天,也已经过去了近3年。在这时光的流逝当中,一代代的两岸邮政人用心与爱,汇成了一部部动人的绿衣交响。我相信,伴随着中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两岸同胞必将用真情与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腾飞插上梦想的翅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