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百年,秉承先烈之志
辛亥革命网 2011-09-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山 查看:
2011年,正是辛亥革命整整100周年。岁月更迭,历史远去。但岁月的烟尘掩盖不了百年前那场惊天动地,摧枯拉朽的伟大变革迸发出的光辉,那振聋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今天,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段满是炮火,满是血泪,满是凌辱的不堪回首的岁月之时,除了痛惜与哀悼,除了愤怒和谴责,那一批批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复兴而刻苦求索,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足以让我们备受鼓舞和感动。
当幻想“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随甲午中日海战的惨败宣告失败,当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随六君子北京菜市口的就义而夭折,对改良变法绝望的进步知识分子担当起废帝制促共和求民族民权民生的大任,他们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即有十二个省宣布脱离清廷独立,已是风雨飘摇的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尽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曾因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北洋军阀窃取甚至是颠覆而认为其历史意义大打折扣,但是随着对那段时期了解的愈多,愈发现革命的功绩并没有被北洋的窃取所掩盖。在同盟会的《革命方略》中有一句话我个人认为可以点明辛亥革命意义之根本——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正是有了辛亥革命,才在整个民众中达成了对这一伟大约定的共识。而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当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称帝时,当张勋拥立末帝溥仪意欲复辟时,才遭到了全国民众的唾骂与挞伐。而这一切,都源于辛亥革命教会了世人——君权神授的时代已经终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每逢乱世,都会涌现一批真的猛士。他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悲悯人民的苦痛,挥洒自己的热血,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竞相奔走,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熊秉坤、吴兆麟、蒋翎武,这样的英烈,这样的先驱,难以言尽。
今天,正值辛亥革命百年之时,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动荡惨痛的历史,我们再次缅怀那些为国为民的先驱,不仅仅是为了感受苦痛,也不仅仅是为了述说英雄,而更是为了学习和继承先烈们勇于进取、锐意革新,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民族精神。
未来之路漫漫而修远,我辈更应该刻苦求索。衷心希望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能够真正秉承先烈之志,不断进取,振兴我泱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