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平统一思想内涵之我见(2)

辛亥革命网 2016-10-08 10:45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贾亦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如何真正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孙中山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值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之际,本刊特邀辛亥革命的“同龄人”贾

  统一是完全的统一

  关于统一的具体内容,孙中山有很完整的构想。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他把国家的统一具体地归纳为五个方面的统一,即民族的统一,领土的统一,以及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其中尤以民族的统一为首要条件。在孙中山看来,中国从一个“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至近代一落千丈,成为一个“次殖民地”,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所以国家“便一天退步一天”。为了统一中国、振兴中华,就必须首先振兴民族精神,“大家联合起来成一个大国族团体。结成了国族团体,有了四万万人的大力量,共同去奋斗,无论我们民族处于什么地位,都可以恢复起来”。可见,孙中山认为民族的统一是使中国对外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对内摆脱贫困落后的首要条件。民族的统一与国家的统一富强,有着必然的联系。

  统一的方式是力主和平统一并提倡召开国民会议

  孙中山说过:“文窃以为谋国之道,若非变出非常,万不得已,不宜轻假兵戎,重为民困。”只要战端一开,首先遭殃的,就是全国的老百姓。当然,孙中山也不是无条件地反对使用武力,但纵观他一生的思想和实践,只要尚有一线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他总是不愿轻易诉诸武力。在兴中会成立之初,他一般选择以请愿上书等和平方式,当他发现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已经深入骨髓,已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时,才“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于强迫”。到了帝制被推翻、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提倡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以敦促和平统一之进行”,并在南北对立、国家分裂的时候两次北上,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实现和平统一的途径是什么?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正式提出了“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的主张。孙中山认为:中国不能统一,其根源在于“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各派势力瓜分利益,垄断权利”,使群众与国家事务隔绝。只有召开国民会议才能“使国民能自择其需要。”只有这样,“然后国民之需要,乃得充分表现,一扫从前各派包揽、把持、隔绝群众之罪恶。”可见,孙中山是把和平统一的希望直接诉诸于人民。他说:“我们在这个时机要问:是全国大乱的开始,还是和平统一的开始?就全靠我们国民,我们国民要是想和平统一,便应该万众一心,全国各团体,都派出代表来加入国民会议,研究现在时局的弊病,讨论补救的方法。”他还提到:“要解决国事,便不能靠那些议员,要靠我们国民自己。”孙中山在为维护祖国和平统一而奋斗的过程中,曾借助过军阀的力量,也曾把希望寄托于国会议员,但最后终于把目光落在全国人民身上,认识到祖国和平统一最终的、最根本的动力在于人民,因此疾呼“召开国民会议,以解决和平统一”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孙中山的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的一个鲜明体现。在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的具体计划中,提出先召开一个“预备会议”。对预备会议的代表,他建议应从包括政党、现代实业团体,以及工、农、兵、学、商等群众组织中遴选。预备会议的代表性应具有广泛性,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决定国民会议之基础条件及召集日期、选举方法等具体事宜,同时,要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提出议案、宣传讨论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即可召开国民会议,以达到国民自决。会议的决议一旦形成,所有团体,包括军队,“都要按照国民会议所决定的办法,服从国民会议的主张。”孙中山深信,召开国民会议是实现和平统一、从而建设一个幸福昌盛的国家的“一线生机”。孙中山始终坚持认为,国民会议有重大意义,在临终遗嘱中还谆谆告诫“尤须于最短期间促进实现”。遗憾的是,在孙中山逝世后,新军阀们早将他的教导抛到脑后,内战再起,百姓涂炭,“决定祖国和平统一”的国民会议始终没有召开。

  实现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是军阀和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余孽盗窃权位,武人政客群起捣乱”,中国又面临着军阀割据的局面。1924年11月,中山先生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孙中山还以吴佩孚为例,说明问题。他说:吴佩孚本是一介武夫,靠在南方政府手里获得大批军饷,借机壮大武力,推倒了段祺瑞。倒段以后,吴口头上依然以民党自居,实际上是想做“袁世凯第二”。帝国主义窥察到吴佩孚这一野心,“便事事帮助他,自己从中取利。”以致吴“以武力横行全国,弄得全国人民,都不能安居乐业。”所以,中国之不能和平统一,最大的障碍便是军阀和帝国主义,而帝国主义又是军阀横行的总根源,没有帝国主义的撑腰和扶持,军阀是立不起来的。孙中山一再强调:“我们革命党要从此之后,不再发生军阀,国民能够自由来解决国事,中国永久是和平统一,根本上便是要使在中国捣乱的帝国主义不能活动,便是要消灭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孙中山认为,只要“召开国民会议”、“国事由国民自决”,同时废除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便可打破上述“二者”。当然,这种提法与孙中山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但他指出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和平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却是一针见血的看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