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炮声、心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11-08-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俞成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百年前,武昌城那划破黑夜的枪声虽已远去,几十年前国内纷争的炮声也逐渐消弭,今天华夏儿女的心声却逐渐汇集、放大,成为时代的最强
 

  漫步在长河岸边,我们会流连于历经大浪淘洗冲刷上来的美丽贝壳;回望历史征途时,我们会忘返于那叱咤时代的风云。当我们手捧着闪亮的贝壳,我们会惊叹它的巧夺天工;当我们思考那时代的风云时,我们的思绪更会不由自主的被引领到从前:纵观历史,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风虎云龙,万国来同。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类文明,缔造了强汉盛唐,引领了世界潮流,那是何等风光!不知不觉在我们不灭的记忆里,印下了四大发明的骄傲、万里长城的落日、秦皇汉武的文采、唐宗宋祖的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身影……

  这些都已是遥远的记忆,曾经的辉煌,翻过的篇章。午夜梦回,最心痛的是那段永远无法忘却的近代百年屈辱史:鸦片战争的刺鼻硝烟;东亚病夫的羸弱名声和圆明园的冲天大火……中国这条巨龙在挣扎,在抗争,在希望……

  终于在百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将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引领汇集,在武昌城用辛亥革命的枪声打破了黑暗无边的长夜,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济上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也使得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辛亥革命使民主主义思想潮流成为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不管是袁世凯洪宪帝制,还是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人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如源源不绝的长江东去入海,如黄河九曲回旋向前冲撞,不可阻挡。

  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走向仍然扑朔迷离,哪里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中国仍然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严重斗争。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争取经过和平的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却早已背离了辛亥革命的目标和宗旨,施行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政策,妄图在中国维持他们的反动统治。1946年6月,隆隆的炮声响彻华夏大地,蒋介石发动了旨在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全面内战,同时也在华夏上空吹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奔向光明的冲锋号角。经过3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消灭了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全国领土。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觉醒了,中国这只东方雄鸡一唱天下白了,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生活,彻底雪洗了“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奇耻大辱,完全击碎了大东亚病夫的牌匾,世人刮目相看,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人有了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物资匮乏,经济严重落后,百业待兴,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人民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那时的中国很少见到真正的工业品,更不会制造。常见的工业品只有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就是这些“工业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体会。在随后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历经艰险,一步步把积贫积弱的国家建设成令世界瞩目的强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当我们高举欢庆酒杯时,浓郁的酒香中却夹杂着些许辛辣和苦涩:宝岛台湾还在家门外孤悬,时不时的兄弟失和总让门外的豺狼窃喜,让国人扼腕。过去不久的历史和眼前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正由于国家的不统一,不团结,才使得中国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岁月时时出现,纷争的狼烟处处燃起;才造成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一次一次的侵犯、一次一次的掠夺,大好河山,满目疮痍,偌大的中国简直是块肥肉,任洋人宰割,任列强瓜分。

  民族强盛喜洋洋,民族衰亡泪汪汪。 我们都知道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因此,统一祖国、共同对外就成为我们担负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我们只有团结起来,统一起来,共同对外,共同面对真正的敌人,我们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团结起来,统一起来,我们就有更大的力量。

  重温历史上的累累伤痕是为了不再被欺辱,化解兄弟间的恩怨情仇是为了中华振兴。“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百年前,武昌城那划破黑夜的枪声虽已远去,几十年前国内纷争的炮声也逐渐消弭,今天华夏儿女的心声却逐渐汇集、放大,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那就是:“强我中华,兴我民族”!

  让我们全体中国人,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付出,而努力,让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强大民族,让伟大的中国将以更加辉煌的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俞成鹏: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