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人凤杂萃(连载11)
辛亥革命网 2011-08-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秋南 查看:
18、三块无字碑
谭家山(原名老马塘山)位于新化县文田镇茅田村望乡台下,此山山体硕大,山顶石脉裸露城墙,被当地称为风水宝地,谭人凤的岳父就葬在老马塘山下的稻田里。
岳父本姓罗,是茅田人,深受地方拥戴,人们称他为梁大人。梁大人生前十分喜爱这位有抱负的女婿,凤则十分敬重他的岳丈。谭每次来岳家,必登老马塘山,他曾对山主说:“我死后就葬在这山上。”并自勘穴点。
1920年,谭人凤病逝于上海,长子一鸿扶柩返回故里,并将在北伐战争中阵亡的二弟谭二式的灵柩随父柩一同回归(谭二式阵亡后没有找着尸体,灵柩里只有他的遗物,这是另话)。民国政府决定将人凤父子葬入长沙烈士陵园,但后人依谭生前心愿,安葬在老马塘山,并把山名改为谭家山。
谭人凤坟场从山脚至墓拜台,全部用料石砌成六十级台阶(谭享年六十岁)。主坟前立一块碑,左右两个陪堆各竖一块,共三块,各碑约高五尺,宽四尺,厚五寸,均无字。文革破旧,碑物尽散。
辛亥革命成功,谭人凤功勋卓著。谭人凤逝后,民国政府专拨七十万银元用于安葬费用,可见其祭奠之隆重。但为何竖的是三块无字碑呢?究其原因:一、孙中山与黄兴等商议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时,凤表示坚决反对。二、民国首届总统选举,全国共十七省代表,谭人凤为湖南代表之首,选举前他怂恿其他省代表投黄兴的票,选举结果是十六票投向孙中山,黄兴得一票,虽然是无记名投票,但这一票显然是谭人凤代表湖南所投。孙中山当选总统后,未给谭人凤安排任何官职和权利。三、谭人凤不满孙中山和黄兴采取软弱态度的做法。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咨文。2月25日,袁世凯篡取大总统职位。同年6月,黄兴向袁世凯提出辞职,不再担任统率七省兵权的南京留守。由于孙中山的让位和黄兴的辞职,对革命造成重大影响,谭人凤惋惜地说:“吾人经营革命十余年,掷无数头颅,流无量颈血,博换共和,本应成始成终,求圆满之结果。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辞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乘,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然则孙黄之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自高出寻常万万也,吾安忍厚非焉!”
谭人凤逝世后,民国政府效法给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做法(孙中山出国期间,曾委托谭人凤担任过临时代总统),亦为谭人凤立三块无字碑。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