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8-05 00:00 来源:丽水民革网 作者:胡兵 查看: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醒目地篆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述说着中国历史的沧桑行进。
学生时代我读辛亥历史,是为了考试的需求,苍白生硬不带感情色彩地记住了事关辛亥革命的知识点。时间:1911年10月10日。事件:武昌起义。人物:孙中山,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中华帝国的83天皇帝。因为同为女子,还记住了一位叫秋瑾的女英雄。性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清朝统治退出了历史舞台,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中国历史落幕,拉开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事隔30余年,我再读辛亥历史,历史依旧在那不变地记载着事件,而我却在不断地演变自己的人生,岁月流淌过的不只是时间消失、景物变迁,还有我成长、成熟的人生阅历,更替着不同身份、角色,积淀着我的思考、思想。而今我对辛亥革命的再认识,更多的是因为我是民革党员,追溯民革历史之源便读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他领导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视角的转移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再读辛亥历史,无论是成果被袁世凯篡夺的失败,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未能彻底地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还是摧毁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成功,而我更关注的是辛亥革命改变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形态,在中国历史上将“民主”思想第一次震撼地注入人心,第一次刷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被专制被奴役的思想,推动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民主共和”走进了民心,驻扎于中国历史,这是铭记的历史事实。
辛亥革命从剪除男人脑后有型的长辫子,彰显了清王朝的末世,以有型的挣脱诠释了无形之中砸碎封建纠缠的禁锢,民主革命思想的解放。共和政权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国人民第一次听到平等的最强音,从有型的跪着报告,到心惊胆战的站着说话,再到挺直腰杆的说理,历经了几千年的血雨腥风,一场辛亥革命,强行地解放了更多被奴役成性的心灵。平等是人性解放的最初要求,平等是实现民主的最初基础。没有平等的人权,谈何民主的可能?没有平等的地位,谈何民主的政治?没有平等、民主的天空,谈何自由呼吸的风和日丽?不再跪着说话的中国人民从1911年辛亥后开始站立,才有我民革党员今日参政议政的职责,民主监督的责任,才有我民革党员今日在政治舞台上风采。
历史本应当刻板地记录每一个历史事件,没有胜者王败者寇的利益驱动,功过由后人评说。但人类总是无法抑制表现高等情商、智商欲望,总要证实似地述说激情,所以,每个人读辛亥历史、辛亥人物、辛亥文字,都会读出不同的辛亥感受,悟出不同的辛亥意义。在历史的感悟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在心中给历史事件的人和事做一番定论或坐而论道是非功过。读历史就是让远去的记忆流动起来。
(作者:民革市委会 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