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 促进统一
辛亥革命网 2011-11-30 00:00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周铁农 查看:
——在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2011·华盛顿)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值此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反“独”促统组织的负责人及各位侨界的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向大会的组织者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00年柏林大会以来,每年一次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都向全世界展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强大意志,汇聚了全球华侨华人共谋中国和平统一、共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与力量。
拳拳赤子心,悠悠爱国情。全球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统一大业的积极促进者,是中华文明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推动者。长期以来,全球华侨华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在发展自身事业、为住在国作贡献的同时,热心支持中国的建设事业,积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增进中国与住在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机会,向与会的朋友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海外侨胞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海内外中华儿女正在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场伟大的革命。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反帝反封建为明确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斗争和探索。用辩证唯物史观看,辛亥革命可谓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方面它推翻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另一方面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纪念辛亥革命,我们深切怀念为救国救民而赴汤蹈火的革命先烈,特别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1894年创立兴中会起,孙中山先生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全身心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革命事业,奔走于海内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革命团体,从事宣传鼓动,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和他的革命精神感召下,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毕生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统一,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以及“合乎人群之需要”的执政理念;孙中山先生以实业化为中心,以民主政治为杠杆,以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必要条件,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蓝图设计;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些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光大。
谋求国家统一是孙中山先生思想的核心内涵。他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把国家统一作为立国方针,致力于实现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辛亥革命以后,面对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孙中山先生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重温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对于激励和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共同努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海外华侨华人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大爱国侨胞或为革命提供了大量的物力财力;或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声援革命行动;或亲自投身革命洪流,不惜流血牺牲。事实上,不仅辛亥革命,一百年来,国家民族的每一个前进脚步,都凝结着海外华侨的心血和智慧。中山先生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