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后裔代表在梅州纪念辛亥百年座谈会上的(3)
辛亥革命网 2011-11-0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何潇鸿 查看:
又比如,1909年,革命党人何子渊、江柏坚、萧惠长、张花谷等十余人,看到推翻满清王朝指日可待,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遂商定向梅县外侨(商团)借枪,密谋在梅县揭旗起义。不幸,在运送枪支弹药的过程中,被“巡勇”发现,何子渊等人被迫开枪还击,险遭全军覆没的悲壮历史现在也很少有人提及,甚至江柏坚其人,可能连梅县本地人也只模糊记得他是个教书先生,几乎没人知道他的革命历史。试想,当年这些拥有正当而且体面职业,“出入坐轿、三餐不愁”的士绅拿起真刀真枪跟满清统治者血战的时候,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正是士绅阶层的首先觉醒和“背叛”为满清王朝敲响了末日的丧钟。
所有这些辛亥志士、革命先驱,都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怀念,都是我们梅州人民的骄傲!
另外,在实业救国方面,兴梅地区也走在时代的前列,如1917年9月,中华民国广州军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特授意何子渊等人创办梅州琯坑钨矿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1918年2月,何子渊平息了兴梅两县多年的山林纠纷后,地方国营股份制企业琯坑钨矿顺利投产。当时,无论矿山的体制还是规模,在华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地方国营混合控股”模式的首次尝试,为后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版和借鉴。
琯坑钨矿开办初期,何子渊仅在兴宁石马便招收了两百多名工人前往就业。矿山的开采对促进粤东北经济的发展和改变当地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同时期,孙中山要求何天炯等人引进外资开办汕头铁矿,投产日期却远比琯坑钨矿整整推迟了五年有余。
但是,广东兴梅地区的这些光荣历史,本地人却知之甚少,这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应有重视。现在提倡建设绿色梅州、活力梅州、文化梅州,我认为首先应从挖掘梅州的人文资源入手,以点带面,逐一落到实处。刚才提到的琯坑钨矿就是中国现代企业体制萌芽、发展、改制、转型的活化石。箭竹顶茶场、琯坑钨矿、何子渊故居、南口客家古民居群落等都是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地方,都是梅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很好切入点。
也许有人会说,你讲这些都是为了宣传何子渊,宣传你的老祖宗。其实,这种想法很狭隘,讲老实话,何子渊、丘逢甲、谢逸桥这些历史名人不仅属于兴宁、梅州,如果利用得法,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当地人民造福。
因何子渊故居遭严重破坏,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政协大会均提案保护。如果说我有私心的话,那也是为了党和政府的脸面。比如:像何子渊这样一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历史名人,既然他不是“地富反坏右”,按共产党的标准,怎么说也是一位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所以,恢复“何子渊故居”的完整性,不容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该故居的侵占和破坏,便是我们党和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惨遭侵占破坏的何子渊故居一角
勇于面对历史,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仅能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我们社会的公理和良知,而且还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当然,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面子工程”。我希望广东省、梅州市政协关于“何子渊故居”的提案能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千万不要泥牛入海。我也深信:解铃还须系铃人,历史终究是人民写的。
最后,祝“辛亥革命书画文物展”园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何潇鸿
二0一一年十月九日
(2011年10月9日上午10时,梅州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在市政协大楼会议厅举行,由梅州市民革主委伍德凤主持,政协梅州市委员会张光明副主席及各界代表、嘉宾100多人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