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辛亥革命精神,学习是第一步

辛亥革命网 2011-10-19 00:00 来源:重庆市万州区 作者:杨巧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继承辛亥革命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遗志,继往开来,奋勇向前。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年轻的党
 

  辛亥革命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10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全面回顾了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完全统一的殷切希望。

  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继承辛亥革命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遗志,继往开来,奋勇向前。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年轻的党员干部要学习辛亥革命什么精神呢?

  学习革命党人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一百年前,革命党人面对封建社会强大的敌人,自身势单力薄,在强大的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受制于资金、人员、地利等条件的限制,在重重困难面前,四处奔波、甘于奉献、坚持到底、不胜利不罢休。当今的和平建设年代,虽然没有多大的艰难万险流血牺牲的要求,但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虽处和平年代,但党员干部的责任更重、担子更沉,肩负着发展经济国富民强的任务,肩负着维护稳定创建和谐的任务,肩负着团结统一抵御外敌的任务,肩负着繁荣文化欣欣向荣的任务,肩负着求同存异维护和平的任务,等等。这些任务是艰巨的,也需要流血牺牲,完成这些任务是困难的,必须坚持到底。辛亥革命党人的精神我们要发扬,为着共产主义的实现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献身、不懈奋斗。

  学习革命党人无私无畏、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辛亥革命时期,无论是作为领袖人物的孙中山、黄兴先生,还是作为起义策划和组织者和慷慨就义的革命先烈,还是起义的参加者和阳夏保卫战中奋起御敌的革命军民,他们在敌人的屠刀和炮火面前表现了革命者英勇不屈、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后来者的奋起;没有数以万计的军民坚持四十多天的阳夏保卫战和近万无名英雄的英勇献身,就不可能赢得全国各省的响应,也就不可能赢得满清政府的迅速倒台。武汉军民的这种“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百折不回,威力不能屈,穷困不能扰”的革命气质,表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奋斗精神。这种披肝沥胆、杀身成仁的奋斗精神,使敌人胆寒,使后继者振奋,也体现并铸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更要发扬革命党人无私无畏、前仆后继、不遗余力的牺牲精神,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学习革命党人开拓进取、救亡图存的拼搏精神。辛亥革命展现了革命党人开拓创新、救国图存的进取精神。在没落的封建社会,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受命于民族危难之际,百姓受苦之时,勇挑拯救民族之重担,开拓进取、救国图存,翻开了伟大民族发展的新篇章。在新形势下,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虽然我们身处和平时代,经济社会有了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富强,但是,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远不能丢,不开拓创新,就没有更好的发展,导致固步自封,惨遭淘汰;不开拓创新,就没有生机活力,导致腐化堕落,亡党亡国;不忧国忧民,就没有和谐社会,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不忧国忧民,就没有民族兴旺,导致落后挨打,亡国亡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辛亥革命精神,追寻革命党人遗志,居安思危,开拓进取,不断努力,为着国家的更加富强,民族的更加繁荣,人民的更加幸福拼搏奋进。

  辛亥革命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辛亥革命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们敬颂它们,我们缅怀它们,我们学习它们,我们传承它们,我们发扬它们。作为当代肩负着振兴祖国使命的青年一代党员,我们要学习、传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崇高精神,将革命的精神牢记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怕困难、继承传统、勤于学习、笃于务实,乐于吃苦、敢于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绝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