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祭,百年路
辛亥革命网 2011-10-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梁姣姣 查看:
辛亥,一个锲入史碑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武昌首义的枪声击破了武汉三镇上空的黑暗,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终结,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一个历史的重要节点。带着志士仁人的殷殷鲜血诞生,辛亥革命成为一次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为中国人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物,助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辛亥先辈为之奋斗牺牲的理想,今天已成为了光辉现实,在不断的探索、牺牲和奋斗中,我们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
今天,我们回望辛亥,纪念辛亥,为的是记住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共同奋斗的光荣历史,继续吹响伟大复兴的号角!
百年辛亥,辛亥百年。
纪念辛亥,为了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创建的伟大历史功勋。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启中国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百年热血,热血百年。
纪念辛亥,为了振兴中华。百年之后,我们回味辛亥那一代人的理想,心里依然感到温暖。理想信念今犹在,“振兴中华”这个孙中山先生在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的口号,至今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
百年余热,余热袅袅。
纪念辛亥,为了解放思想。开天辟地的辛亥革命,带来的是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从废除跪拜、请安到代以鞠躬、握手等礼节;从取消“大人”、“老爷”到代以“先生”、“君”等称呼;从剪除发辫、废除缠脚到改变服饰……对人的禁锢逐渐打开,人的个性开始得以解放。这是一个时代的大转换,其所留下的精神果实对今天仍有着强烈的感召。
百年沧桑岁月,风流云散,散落不去的是永远的情结与纪念。或许,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一个世纪前的事情已经太遥远了。
重拾那一段历史,是为了牢记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也是为了继往开来的前行。
辛亥以降,中华民族已走过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100年,这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富强的100年。重温辛亥这一课留下的思想果实和文化财富,是我们纪念辛亥的旨归。
辛亥祭,百年路。瞻望前程,烈火锻炼、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正在召唤着我们开拓更辉煌的未来。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历尽屈辱苦难,直到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才为中国开启一扇实现民主共和、融入世界潮流的门扉。辛亥革命的烽火迅速燃遍神州大地,形成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50天内有14个行省和上海一地宣布脱离清朝统治,两个月后清王朝倾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宣告诞生,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和平是两岸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是两岸人民共同经历和关注的客观史实,辛亥革命是连结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文化纽带。两岸通过举办辛亥百年庆典,将有助于推动两岸人民对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形成共识;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深化和发展;有助于激励两岸同胞牢记孙中山先生“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的教诲,为早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