弔宋教仁渔父先生五律二首
辛亥革命网 2017-04-19 08:46 来源:觜上人新浪博客原创 作者:觜上人 查看:
風雨百年春,山溪未改粼。招魂前世柳,訪籍舊鄉親。遺少非遺老,謗皇不謗臣。先生悲曷極?隳圮問無津。
其一:雨雪中謁訪漁父先生故居不值 2011.2.12
風雨百年春,山溪未改粼。
招魂前世柳,訪籍舊鄉親①。
遺少非遺老,謗皇不謗臣。
先生悲曷極?隳圮問無津②。
① 山溪:漁父先生故居遺址在湖南省桃源縣漳江鎮湘沖溪(現改名漁父村)。是溪蜿蜒西去,匯入沅江。沿岸山石,灌木叢生;溪溝水流,清澈見底。道旁古柳,歲在百年以上;先賢故居,跡無一草一磚。柳逢春乃發,人作古難尋矣。幸遺址旁已有故居複建奠基之碑,稍慰謁訪之憾。
② 漁父先生出生于1882年(清光緒8年),19歲中秀才(1901年,清光緒27年),至清亡不過29歲。以其托世、寄名論,謂之清朝遺少可也。然其十年之後,以32歲之身,為民國死,不為清朝亡,不可謂之清朝遺老也必也。至若清季名士之流如康、梁諸袞,以維新詆皇始,以逆流保皇終,方之漁父,則漁父既不當前朝無父無君之謗,亦無罹民國逆子貳臣之誅。天意弄人、世事遭際,何其高不可問也。而哲人其萎,爵裏無稽,民國之肇,身後荒涼,豈漁父之悲、桃源之羞也歟?
其二:四月五日清晨,雨中獨謁湘沖溪,祭奠漁父先生2011.4.5
清酒一壺早,生芻三束抱①。
有鄉不有家,無墓豈無掃②?
垂淚柳低頭,銜哀花曳縞。
唏噓已百年,民主伊誰造?
① 是日,漁父先生故居遺址地有官方及漁父先生海外後裔祭祀活動,故侵早祭訪以避之。
② 參見《雨雪中謁訪漁父先生故居不值》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