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百年辛亥 奋进和谐中华
辛亥革命网 2011-10-06 00: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刘国琪 查看:
新华网10月3日报道了题为《两岸同胞纪念辛亥百年“剪影》的新闻,禅述“海峡两岸中华儿女以各种方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光荣与梦想的碰撞间,一串串动人肺腑的画面和言语,交融汇聚,感天动地。”
回望百年前,在列强的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中,中华民族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这样一个冷酷的事实硬硬地像噩梦一样,闯入了中国人的世界,沉重地压在了心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华岳低”,便是评论家们对那段屈辱和愤懑的真实写照。
环眼世界,无论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工业革命、二战后的科技革命,还是直至今日的信息革命,都可以明显看出,在时下的这个“地球村”里,一些国家抓住机遇走在前列,一些国家却痛失机遇被动落后。面对山河破碎、民不隐生的“时代变革”,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世界最强音。并在那一声呐喊里,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着艰辛探索和悲壮实践。
在华夏神奇的土地上,孙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在走过“风云变幻”,走过“舞剑青春”,走过“舍生忘死”之后,终才赢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终才在华夏大地上树起“民主与共和”的伟大旗帜,终才开启中华进步之国门。“那难忘的岁月”也日渐化为辉煌的现实。当然,中华民族也才得以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改革,从贫穷走向富强。
一路走来,华夏民族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踏着(孙先生)先贤的脚印,“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始终坚定不移走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移地实现孙中山先生“后来者居上”、“与诸民族并驾于世界”的夙愿,“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同时,接受了重大考验。
站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笔者感动于新党主席郁慕明的那句话:“弘扬中山精神,就要牢记他一生奔波两岸四地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中国的统一。我们要做快快乐乐的台湾人,也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两岸同胞要共同为国家统一和21世纪中国的崛起而奋斗!”因为,郁慕明说出了笔者对“中华”难以言说的情怀。
总之,从辛亥的历史场景和史料中见微知著,只有“合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才能浩荡前行,和谐宇内;只有借助两岸“三通”、“两岸经贸交流”、“两岸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动”等活动,才能加强两岸同胞的“中华情”,才能共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统一与复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