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祭先祖

辛亥革命网 2011-09-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方有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重读辛亥革命的艰难历程,缅怀祖父的光辉一生,就是要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发我们

  今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今年的10月28日,是我的祖父方策为国捐躯壮烈牺牲的祭日。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推翻清廷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建立湖北革命军政府,史称辛亥起义。中国大地风雷震动,全国十四省先后宣布独立,脱离清王室统治,建立革命政权,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起义最初,战事发生在武昌城:湖北新军攻克楚望台军械库,攻占武昌城中和门和湖广总督府,占领蛇山奥略楼,武昌全城光复。

  随后几天,战火烧过长江,迅速蔓延至汉口然后是汉阳,革命军和清政府武装在这两大城镇市区及市郊的多处地点展开长达四十一天的战斗。因汉阳古称阳,汉口古称夏口。“阳夏之战”因此得名。

  阳夏保卫战,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进行时间最长、牵涉的地区最多,动员的民众力量最大的一场战事。由于北方清军援兵不断向湖北集结,人员、武器和装备,湖北革命军无法与之相比,在经过四十一天惨烈的激战后,革命军只得退守武昌,与清军对江而峙。

  我的祖父方策在10月15日主动请缨由黄州到达武昌,并马上投入了激烈的战事。

  10月26日,阳夏保卫战进入危局。清军四搜巡洋舰重炮轰击革命军,步兵则兵分两路对革命军强势进攻,革命军伤亡惨重,只得退守大智门一线。

  10月28日,清军强攻大智门,炮火掀天,步兵突进。革命军前后两次冲出车站,逼近清军,近距离肉博,迫使敌方前锋部队胆怯后退,但这也只是片刻间的喘息,革命军最后只得退守循礼门一线。

  我的祖父方策就是在这天的惨烈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了。

  辛亥革命史料《烈士方策小传》中是这样记录的:“九月七日(农历),民军战退且大挫,汉口将失守,全郡骇愕,策率轻骑奋勇进,无少却,枪弹飞突于其旁。策手刃贼十数人无惧色,忽飞弹中其脑,血如注,策遂亡。”

  自我记事起,我只从父亲那里知道我的祖父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阵亡的。我一直在寻找祖父的踪迹。

  直到2008年,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的侄女告诉我,辛亥革命的历史档案可以查阅了,看看能否找到太姥爷的历史资料。

  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没有机会去武汉,只有拜托朋友帮忙。10月23日,朋友把从《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三编首义人物事略(上)第213—214面复印的《烈士方策小传》交给我,我才知道了我的祖父方策的为国捐躯的详细情况。

  近期,又从武汉方志网-人物志-人物表中查到“方策湖北黄冈人。民军陆军步兵。(1911年)10月28日与清军激战阵亡。”

  我衷心感谢熊持中、杜百药两位老前辈,他们不仅安置了我祖父和后事,还亲笔记录下了我祖父的身世和为国捐躯的历史事实。并且对我的祖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论曰:大地数千里,古今数千年,高谈节义,自谓志士仁人者何其多耶!一旦大任当其前,畏却不进,苟且偷生,比比皆是。丽生去黄州,来武昌,敢进也。以科员督士血战,敢死也。如丽生盈天下,谁谓国不强伟哉!策诚烈士哉!”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重读辛亥革命的艰难历程,缅怀祖父的光辉一生,教育和激励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忘历史、牢记先辈,把祖辈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重读辛亥革命的艰难历程,缅怀祖父的光辉一生,就是要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发我们为国家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不朽精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