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将再现东北亚

辛亥革命网 2012-09-1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也许今天的中日两国已经不是118前的模样了;可是,人们必须看到,今天的世界也不是118年前的世界了。中日只有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和

  历史有时有轮回,而且会产生一些巧合。公元1894年是甲午年;公元2014年也将是甲午年。 

  189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因为这一年日本在“黄海海战”中打败了本来以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大清王朝及其“北洋水师”。其实,当年的满清王朝早就已经摇摇欲坠了,因为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长期垂帘听政,懦弱的光绪帝如同风中的残烛,朝廷岂能不败呢? 

  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啊,从1894年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任日本人宰割的不归路。过去的118年时间,中华经历了无数次动荡和磨难,遭遇了无数军阀和流氓。满清臣民尽管尝试过“戊戌变法”,也发动过“辛亥革命”,但是最终却痛苦地发现,在这片美丽而又封建的土地上,百姓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幸运,因为假如用温和的方法来进行变革,皇帝依然还是皇帝;假如用刀枪的方式来进行变革,那就皇帝取代皇帝。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柔性变革失败了,辫子还是辫子,依然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头上长挂;孙中山和黄兴的刚性变革也失败了,袁世凯头上的满清长辫子一夜之间迅速地变成了“中华帝国皇帝”献给大日本帝国天皇的《二十一条》。 

  1894年的“日清海战”(也称“中日甲午战争”)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呢?当一个朝廷的官员贪污腐败的时候,军队岂能不败?当一个民族的人权遭到践踏的时候,军队岂能不败?当一个文化的公平受到扭曲的时候,军队岂能不败?当一个国家的诚信变成粪土的时候,军队岂能不败?当一个社会没有凝聚力的时候,军队岂能不败?战争拼的是硬实力,也拼软实力。 

  当年《马关条约》为什么签署了?因为清朝昏庸!当年的台湾以及钓鱼岛为什么丢失了?因为清廷腐败!当年的台湾民众为了不当亡国奴,无数次地奋起反抗。可是,后来台湾民众发现腐败的国民党比日本殖民者更加的可恶。在这种爱恨错乱的环境中,台湾兴起了“党外运动”、形成了“台独思想”。现如今,当日本人在光天化日之下买卖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的时候,台湾的前任“总统”李登辉却说“钓鱼岛是日本人的”,台湾的现任“总统”也只敢跑到离钓鱼岛140公里开外的彭佳屿去“眺望”。马英九当年哈佛博士论文到底是如何写的?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50年时间里,中国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割让了香港给英国。当年的“抗英勇士”们早已驾鹤西去了,而他们的后代是否正在走上街头抗议“国教的洗脑”?平心而论,“国民教育”本来是公民的必读课程;可是,“国民教育”为什么非要对全世界人民都在孜孜以求的“民主和自由”理念进行“有特色”解读呢?谁说香港人不爱国?“保钓人士”中很多是香港人;谁说香港人很“爱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的时候却扛着“两面国旗”!当一个社会的个别人群形同“义和团”的时候,国家怎么能强大? 

  本来,“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是人性中的自然情感。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国家,这些宝贵的情怀被人为地提炼,变成“精神伟哥”或者“精神氢弹”了。当思想疲软的时候,“精神伟哥”就被派上用场,顿时群情激昂;当精神反思的时候,“精神氢弹”就打出去,顿时寸草不生。睁大眼睛看看吧,美国人整天对自己的总统说三道四,国家实力却依然世界第一;日本人整天把自己的首相换来换去,国家实力却依然位居世界前列(包括文化和军事实力)。 

  也许今天的中日两国已经不是118前的模样了;可是,人们必须看到,今天的世界也不是118年前的世界了。中日只有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弊端,才能拨开甲午风云见彩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