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百年(3)

辛亥革命网 2012-08-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谢汉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碧血黄花,前赴后继,忠肝义胆,正道沧桑。武昌起义,呼应百方,震天撼地,豪情志壮。驱除鞑虏,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浴血沙场。刀山火

  注释: 

  (1) 南京天津,北平烟台,马関辛丑,伊黎印藏 - 清末王朝从1841年起至1911灭亡,在短短七十年内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千多条有损中国领土主权的条约: 南京, 天津,北平, 烟台,马关, 辛丑,伊黎, 印藏等等是其中最令国人愤怒的不平等屈辱条约。

  a.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王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在南京舆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相当于现在五百亿英镑 (£5 billion) 。

  b. 《马関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战败,清廷向日本求和。清日政府于1895年4月17 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签署的条约。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银元二亿両 (相当于日本4年的国民经济或中国35%的全年国民经济总值);同时还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北纬41度线以南的辽东半岛;向日本开放沙市、重盒、苏州、杭州、顺天、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c.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1901赔款四亿五千万両(分三十九年偿付,连本息共近十亿両白银。中国当时人口是四亿五千万,以示每人赔款一両—— 被穪为“庚子赔款”)。因为签订日期是在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2) 列强 - 通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国联军在1900年(庚子年)因义和团事件派遣军队约23540人,军舰20艘,陆战队约540人攻打北京。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掠夺,因而造成大量中对文物和文化遗産(包括故宫,頣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

  (3) 五港开放 -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寕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对在五口有权驻领事等官员,商人可以自由通商,不受清政府指定的「行商」进行任何贸易限制。 

  (4) 东亚病夫- 外国列强穪国人为“东亚病夫”是因为当年男女都沉迷鸦片,很多女人缠足,体质虚弱。(除了客家人外 ——客家女人要耕田种菜)。

  (5) 同盟三合 - 同盟会和三合会。

  (6) 碧血黄花 -国民革命先烈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整史 -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同盟会会员潘逹微冒生命危险将当时能找到的战死和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尸骨葬于广州柬北郊。因此,史穪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7) 正道沧桑 - 来自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所冩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首七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8) 武昌起义 –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于武昌揭竿起义,于三天内相继成功控制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 ,事发在农暦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9) 驱除鞑虏 - 赶走满清统治者, 恢复汉族的中华,建立中华民国, 土地归为百姓所有。

  (10) 痛饮黄龙 - 黄龙,府名。金国的都城,在今吉林省农安县。《宋史·岳飞 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说岳全传》第七七回:「痛饮黄龙雪旧耻,平吞鸭绿报新君。」意谓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11)  魂系尧邦 - 唐尧,历史中的圣明君王,是五帝之一。传说尧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闻名天下。于是帝帝也自觉不如尧之圣明,终于在继位九年以后,将帝位禅譲于尧。相传尧继帝位时二十一岁,以火德为帝,人称赤帝。尧邦赤县通指圣明君王统治时代。

  (12) 报我轩皇 - 即黄帝轩辕氏 。 

  (13) 千年帝制 - 数千年专制帝制从此灭亡。

  (14) 三民主义-国父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

  (15) 民国开创 -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开创。

  (16) 三个世界 -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其他是人口最多的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17) 四个现代 -是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四个现代化即中国要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化。

  (18) 二个凡是 -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提出和推行的方针,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邓公小平批评“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证明“两个凡是”是不正确的理论。邓小平主张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成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