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泉在贵州大学纪念建团9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

辛亥革命网 2012-05-04 00:00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作者:姚小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梁启超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钱学森“人民中国才是

同志们、同学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是个特别喜庆的日子,也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天上午,省委栗战书书记在给贵州大学学生回信中,回答了“贵大学生三问”,希望全省广大青年大力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把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国家和贵州改革发展之中,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富民兴黔的时代使命引领自己前行,在人生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绚丽光彩。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栗战书书记的回信,为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会后,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溪溢彩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我们在这春意盎然、花海灿烂的美好时节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这既是一次回溯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五四精神的纪念盛会,也是一次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奏响青春华彩乐章的激励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校青年师生、共青团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其核心任务就是:重铸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时代前进需要精神支柱,社会发展需要正气鼓舞。今天,我们再次重温共青团90年来的光辉历程,歌颂五四运动93年来的丰功伟绩,目的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年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五四精神为动力,在继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明德至善、博学笃行”贵大精神、积极发扬“育人第一、独尊科学、善于创新、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崇尚民主、韬光养晦”大学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奋力践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培育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争做新时期优秀青年。

       首先,要回溯历史,坚定信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穿过岁月峰头,伴随历史烟云。翻开历史,遥想当年,风雨如晦,长夜难明,国家和民族处在危亡之中。西方列强用中国人民发明的指南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炸开了古老中国那紧闭的大门。随之而来的便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对古老文化的践踏和洗劫。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从此中国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勇敢的中华儿女为了救亡图存、民族振兴,抛头颅、洒热血。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梁启超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钱学森“人民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无不体现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紧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历史责任,发奋学习、锐意进取、励志图强、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奉献青春和力量,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向前。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贵州大学是一所具有110年光辉历史的大学,贵大青年历来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早在贵州大学堂时期,学校就教导学生“贵乎使其立志,向务远大,光明廉耻,崇尚礼让”。国立贵州大学在新生入学时以“诚朴、确实、简单、勤慎”相励,养成“奉公守法、有为有守之美德”。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贵大青年不畏艰险,上下求索,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部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的青春史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贵大师生积极参加抗暴游行斗争、反饥饿运动和民主运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历史使命感。青年教师乐恭彦,学生史健、杜蓉、彭祖年、高言善、刘端模、毛克诚等宁死不屈,壮烈牺牲。一位湖南籍的同学挥泪赋诗:“恶梦惊回湘水滨,两行热泪愤填膺。屠夫顽愚施强暴,烈士贞坚慑鬼神。早以身躯拜祖国,终披肝胆为人民。工农万众歌解放,遥叩英雄大地春。”以示吊唁。110年来,贵州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同呼吸、与贵大共奋斗、与时代同进步,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兴学育人作出了重要贡献,“爱国爱校、追求真理,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在这里生生不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贵大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青年从这里走向社会,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挥洒汗水、担纲扛鼎、建功立业。

       岁月沧桑巨变,不变的是中国青年对国家前途和名族命运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从今天受到表彰的这样一批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贵大青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看到了贵大青年“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优秀品质。全校广大青年应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把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把奉献社会作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牢固树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在新的征程中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