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光辉历史 弘扬黄埔精神——《宝鸡黄埔同学
辛亥革命网 2012-01-17 00:00 来源:市政协工作 作者:张民义 查看: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宝鸡黄埔同学》,经过市政协学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市委统战部、民革宝鸡市委会的共同努力,今天终于面世了。这是一部十分难得、十分珍贵的文史资料。它的出版发行,必将起到铭刻历史、影响当代、惠及后世、服务统战的重要作用。
黄埔军校是我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建的一所革命学校。它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政治觉悟的军政人才,而且铸造了革命军队的军魂,产生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黄埔军校建立以来,宝鸡相继有200多名热血青年,怀抱救国救民的崇高愿望,投身这一革命大熔炉。他们高举“爱国、革命”的旗帜,在挥师东征、北伐,浴血抗日,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书写了光辉篇章。宝鸡人杰地灵,在黄埔军校学员中,有黄埔一期毕业后任南路军岳西峰部旅长的汤家骥,有军事教官蓝益民、李让,体育教官许耀东,政治教官贾秉仁、程鸣宇……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埔军校学员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扛枪上战场,在抗日前线与敌人流血奋战,方成熙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抗战时期,辗转4个省份进行抗日,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副团长,参加领导过13场战斗。特别是在1944年1月3日的江西遂赣战役中,方成熙率部成功阻击日寇7次进攻,生擒两名日军指挥官,打死打伤日军400余人,击落日军“夜猫”轰炸机数架。黄埔军校学员张本琦毕业后自愿加入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跟随张震领导的18军团解放大西北,主要参加了解放宝鸡的关键性战役——扶眉战役。1949年7月24日16时,解放军发起总攻,天明前,国民党驻宝军队全线溃败,宝鸡顺利解放。张本琦又跟部队穿过宝鸡,翻越秦岭继续参加解放成都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宝鸡的黄埔同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为宝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989年宝鸡市黄埔同学会成立后,在会长方成熙、副会长李多丰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当时的88名会员,认真贯彻“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密切联系会员,为广泛联络港、澳、台和海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宝鸡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宝鸡的黄埔同学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虽然行业有别,阅历多异,但其曲折的人生经历,均凸现出执着的信念追求,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们以意志和才智扬起了事业的风帆,以雄图和胆识燃起生命的火焰,以收获和奉献绘就人生的风采。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革命和创业的颂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进取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本书收录了49篇文史资料。包括亲历者当年求学、上抗日前线的经历;黄埔前辈的口述历史以及后人的回忆,这些,再现了黄埔志士斗争史实和场景。岁月如歌,品读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犹如展开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我们籍此书向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解放事业流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以及建设家乡、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宝鸡黄埔同学致敬!
我们编辑此书的目的,在于纪念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功绩,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革命精神,在于将宝鸡黄埔同学的奋斗经历载入史册,学习黄埔同学的崇高品德,弘扬他们爱国精神,以史团结人,以史影响人,以史教育人,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提供借鉴,激励宝鸡人民,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政协主席 张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