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辛亥首义先锋
辛亥革命网 2012-01-11 00:00 来源:安庆日报 作者:毕家宝 查看:
福建二哥家骅之子毕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学有成就后赴加国,系加籍华人。去年来华回宜探亲时,作为叔叔,我陪他瞻仰了徐锡麟园景。细读了碑文。看到园景年久失修的现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恰逢今年是辛亥百年,所以在年初的两会上,我向大会提交了题为《祭拜辛亥首义先锋义士,修缮锡麟园景是彰显历史文化的个性,牵手两岸历史文化共性延伸》的提案。浙江暨杭州电视台辛亥百年摄制组一行来安庆。市政协希望我补充一点徐锡麟昔日安葬在安庆的资料。浙江媒体将结合相关史料和安庆实地录像,用梦太奇手法回顾展示。
通过细读碑文,在查阅他身世。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先贤义士。徐锡麟是湖南巡抚俞廉三的旁系亲属。捐道台职后。由俞把徐荐给自己学生恩铭时,恩铭即提携徐安徽巡警处会办和巡警学堂监督。(相当于今省公安厅厅长)。
徐上任到起事,只有半年多时间,按常理是显政绩,示才华的最佳时间。故不可能与恩铭交恶至深,结怨至死。我们理当顺着他的思想痕迹去考察;从他的“供词”中去解读;放在中国近代史的全过程中的背景下去思考。
徐锡麟殉难五年后即1912年其胞弟锡骥在浙江都督派员陪同来到安庆。寻找胞兄遣骸。中山先生也派人捎信给省府都督孙毓筠,请他帮助寻遣骸。运灵柩,建烈士祠。最后在西门马山找到了墓冢挖出后运至西门外同善堂。重备棺殓。追悼会上,由孙毓筠主祭后,锡骥护灵柩乘兵舰将遣骸运回绍兴原籍安葬。
1927年3月中旬蒋介石来安庆在黄家操场演说。同学会会员求见。要将西门外水师协台衙门修缮改为徐祠。蒋磨蹭许久后应允。徐祠现不复存在。蒋介石自己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善举在退守台湾后,徐氏后裔嫁入蒋家,成为蒋家一员。
我曾去西门外马山探寻过徐锡麟首葬墓地方位、西门外同善堂、水师协台衙门旧址及当年蒋介石在体育场演讲的具体位置。时间冉冉,百年风雨苍桑。无人知晓。上了年纪的人只能用“大概”二字来告诉我。我们这些来者,只能从史科中去追寻这些历史遗迹。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11年首义成功的十数次反抗清廷斗争,均被孙中山统称“起义”很难认定哪一次起义是辛亥革命第一枪。民国至现在台湾称"双十节"。辛亥革命最早定义是毛主席19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提。论述了辛亥革命的内涵统一口径延用至今。
首义,在武昌打响第一枪,依据是清廷在10月10日凌晨在武昌将反清人士杨洪胜、彭楚藩,刘复基杀害,是直接导致武昌起义的导火索,并且孙中山当即首称武昌起义是“首义”“实为首功”。武昌起义第二天建立了中华民国都督府。在全国各省呼应下,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成立民国,废清称谓和黄龙旗。在孙中山倡仪主张下,采用为共和捐驱第一人兴中会员29岁的陆浩东1895年设计制作的“青天白日”旗为民国国旗。在今天台湾省和反映解放前军事、谍战片中都能看到这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如今的武昌,很好地传承了百年历史标识,道路、建筑。如首义路、首义学校、首义广场,保留首义历史文化和遗迹。晚清时期安庆区域至今也保留着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文化遣迹。如吴越街、锡麟街、玉琳路、德宽路、程良路。范熊祠。这些不可复制不可再现的遗迹,不仅丰富了安庆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而且也是安庆人民传承历史民族文化的根脉。
所以,在纪念辛亥百年的时候,我想起了祭拜辛亥首义先锋义士,修缮锡麟雕塑园景。或者拆除园景护栏与新光电影院平台联为一体;或者将五路公交车沿线全部启用先贤义士名字命名,与其名字的路和街融为一体。邀请海内外先贤后裔瞻仰追思革命义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动态中保鲜,在创新中传承等等。不仅是彰显安庆历史文化的个性,更是牵手两岸历史文化共性延伸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