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徐树铮上将文(2)
辛亥革命网 2011-12-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澄宇 撰文 李斌彪 校注 查看:
李斌彪注:
1. 徐上将 :经李斌彪考证徐上将是指1919年收复外蒙的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徐树铮上将。徐树铮又名徐又铮。徐树铮(1880年11月11日-1925年12月30日),字又铮,号铁珊,自号则林,江苏省萧县(现安徽省萧县)醴泉村人,北洋军阀皖系将领,陆军上将、远威将军。1918年6月15日,徐树铮在天津暗杀冯玉祥的恩师兼老长官陆建章。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同年10月,率兵进入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回归中国。孙中山电贺其成就可与傅介子、班超相比。1920年,直皖两系军阀斗争激烈,他被免职,任远威将军,留北京代职。直皖战争后,段祺瑞下台。他被指控为“十大祸首”之最而遭通缉拿办,借日本使馆之助逃到天津,后潜入上海英租界内匿居。 1924年9月,盘距在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为夺取被浙江皖系军阀卢永祥控制的上海,爆发了江浙战争。徐树铮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皖系失败,他在租界的寓所里被支持直系军阀的英国人拘捕。并强迫他乘英轮去欧洲。在途经香港时,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段祺瑞被推为临时执政,徐获得自由。后被任命为考察欧美日本各国政治专使,遂率考察团15人,先后考察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12国。在考察法国期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徐树铮电致挽联。徐树铮于1925年12月11日考察结束回到上海,期间与孙传芳会晤,商议直、奉、皖三系联合对抗冯玉祥。段祺瑞以京津局面混乱电嘱其暂缓赴京,但他认为考察回国,理应复命,19日即动身赴京。复命后,于12月29日晚乘专车离开北京南下,途经京津间廊坊车站,被冯玉祥部下张之江派人劫持,于30日凌晨被复仇杀害,时年45岁。翌年,归葬故里,有《建国铨真》、《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著作传世。
2.李澄宇:(1882——1955),又名李洞庭。诗人、文史学大家、国学大师、楹联大家。李澄宇的家谱名叫昌旦,字吉初,学名叫李寰,号瀛北,笔名李洞庭。今湖南岳阳筻口镇潼溪乡山上村周家岭人。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社员,船山学社董事,东池印社社员。民国初期陆军少将,后来弃武从文。从名儒吴獬,致力诗文联对,兼各家之长,而自成家数,与当时的傅熊湘、谢晋、姚大慈、姚大愿称为“湘中五子”名扬湖湘,斐声海内外。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秘书长、美立湖滨大学教授、国学馆教授、私立民国大学教授、国立湖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等等。李澄宇生于1882年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壬午正月初一)亥时,1955年4月4日(乙末年三月十二,寒食节这天,清明节的前一天)病逝于湖南长沙李公馆,归葬故里周家岭。李澄宇著有:万桑园诗、万桑园诗存、万桑园联语、万桑园游记、未晚楼诗稿、未晚楼联稿、未晚楼联后稿、未晚楼日记、未晚楼联话、未晚楼诗话、未晚楼诗衡、未晚楼词、未晚楼词话、未晚楼曲、未晚楼曲话、未晚楼杂记、未晚楼文存及别卷、未晚楼书牍及牍存、未晚楼诗韵、未晚楼续文存、未晚楼续书牍、洞庭南阁诗稿、南阁诗、赤帜馆诗、短文八十首、雨窗杂记、荒村奇遇、香云绮恨录、易义释要、哲言韵编、渐暨楼诗稿、陟屺录、春秋三传、读十三经折中、读史蠡述(《读史蠡述》含:读春秋蠡述、读国语蠡述、读二十五史蠡述含:读史记蠡述、读汉书蠡述、读后汉书蠡述、读三国志蠡述、读晋书蠡述、读宋书蠡述、读南齐书蠡述、读梁书蠡述、读陈书蠡述、读魏书蠡述、读北齐书蠡述、读周书蠡述、读隋书蠡述、读南史蠡述、读北史蠡述、读旧唐书蠡述、读新唐书蠡述、读旧五代史蠡述、读新五代史蠡述、读宋史蠡述、读辽史蠡述、读金史蠡述、读元史蠡述、读新元史蠡述、读明史蠡述 之 共27种77卷) …………
3.甲寅:1914年。
4. 书介曹军:1914年4月,曹锟任长江上游警备司令,率第三师进驻湖南岳州(岳阳)。 徐树铮介绍李澄宇到曹锟的军队,李澄宇的军衔陆军少将。
5.洪宪祸作 :1915年12月,在国会、民众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袁世凯称帝恢复了君主制,建立洪宪帝国,行君主立宪政体,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帝国主义列强怕袁世凯称帝后中国会走向强大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6.邵阳崛起:指湖南邵阳人蔡锷起兵反袁称帝。
7. 去之沩水。 亦搴敌旗 :指1916年李澄宇与湖南岳阳平江人黄驾白(又名黄平纷)在湖南宁乡沩阳计夺袁世凯的走狗湘督汤芗铭的军队,成立司令部,投入反袁称帝的大业。
8.戊午:1918年。
9.我滞重湖:李澄宇在洞庭湖畔的岳阳城南黄沙湾美立湖滨大学教书。
10.北藩用固: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同年10月,率兵进入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回归中国。
11.壬戌:1922年。
12.癸亥:1923年。
13.大选贿成:曹锟收买北京的议员,贿选成中华民国大总统。曹锟采纳收买议员的办法,在北京甘石桥设立议员俱乐部,为进行选举的活动机关,规定选举时出席议员每人贿以五千元支票。为了筹集贿选经费,他以借军饷为名,通令直隶所属170县分大中小级,每县筹借1万元到3万元不等。他用搜刮来的1300万余元,收买了一批国会议员。1923年10月5日,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10月10日,曹锟由保定入京,粉墨登场。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罕见的丑闻之一。 1926年4月,冯玉祥军鹿钟麟不满临时执政段祺瑞与奉系军阀勾结,发动驱段兵变,将曹锟释放。5月1日曹锟因病辞职,由总理摄政。1927年2月,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即将抵达河南时,曹锟逃往天津,此后,长期寓居天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曾多次请曹锟出任伪组织头目,但曹锟始终予以拒绝,保持了民族气节。1938年5月曹锟病死于天津,终年76岁。6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14.我尝奋电:在曹锟贿选前后,时任移沪国会参议院秘书长的李澄宇曾多次通电北京国会参众两院的《电在京国会议员勿预贿选》和电告全国人民的《电布贿选议员姓名人数并否认伪宪》等电文,反对贿选。
15. 合肥 :指段祺瑞。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安徽省合肥肥西县金桥乡人。民国时期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他帮助袁世凯练北洋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短暂复出。但因失去实际权力而成为摆设。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他还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16.乙丑:19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