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赞辛亥诗文集》前言(3)

辛亥革命网 2013-01-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百年沧桑赞辛亥诗文集》是一本颇具人文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书,是作者继《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后,又一本纪实文学作品,内容包括纪念诗词

  初稿完成后,送请有关领导、专家、贤达和刘氏族人审阅,有幸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田鹤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副司令员刘红军中将,中国国际文流协会理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原局长王国泰,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国国际资讯集团董事局主席余顺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原主任、光彩事业部原部长路印林,水利部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凌先有,水利部水文司原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宗培,陕西省人大常委、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省水伙伴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水利斤原副厅长魏成寿,陕西省水利厅副巡视员、陕西省水文局原党委书记郑生民,中共巢湖市委原书记、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孟家安,巢湖市人民政府原秘书长崔式坤,我的恩师、2009年获得科技部“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项目专家、南京水科院水文所教授顾慰祖,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陶渊明四十七世孙、淮南市政协委员、淮南师院教授陶保玺,以及我的外甥女、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盈通投资集团总裁隆欣霖的题词;凌先有在百忙中为该书作序;陕西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西安山水画院院士韩永昌作画题字;陕西省水文局常务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师光玉,巢湖市志史专家、市方志办副主任昂朝桂审阅了部分文稿;巢湖市资深志史专家袁传华审阅了全稿,并写序;恩师顾慰祖、陶保玺,挚友林铭康、周恺元、文帼英、袁进、黄尹之,表叔程效法和刘氏族人写了感言。《百年沧桑赞辛亥诗文集》继《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后付梓问世,是上述单位和领导、专家、贤达,以及刘氏族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集体劳动果实,我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实难以言表。

  坦率地说,我一辈子与水打交道,写过一些水、水利方面的教材和科技论文,由于资料丰富,尚称得心应手。在文史方面,平时只是“但当涉猎,不求甚解”,加之辛亥革命史料收集不易,写作这方面的东西就感到困难很大。在诗词上功力差,对平仄对仗押韵不讲究,幸喜有导师帮助,一位汉学导师认为,现代汉语言文化在向大众化、通俗化过渡和发展,诗词不必拘泥于旧时规则,只求读起来顺口就行,这是汉语言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这既是慰藉,又是鼓励。总之,我写诗作词甚感力拙,“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帮助之下,《百年沧桑赞辛亥诗文集》继《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后终于问世。脱稿之际,感受良深,自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历练,咀嚼人生,反复回味,我认识到人生意义与价值,觉得个人的思想认识从心灵深处得到升华,由怀念祖父、叔祖父,领悟到人生真谛,将这种感受再传播给别人,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享受和人生幸福。我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和幸福,犹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幸莫大矣。

  去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炎黄子孙都以各种方式,隆重举办纪念活动。同根同祖同源,血肉相连相亲。我希望全世界华人携手团结,更希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60多年来,因历史原因造成两岸分割,致使两岸文史档案资料都残缺不全。如,堂兄说台湾杂志《珞珈山》曾刊登一篇探究巢湖刘氏起源的文章,称刘氏一代先祖“火流赤公”于元代初期由赣入皖,这与巢湖刘氏宗谱记述相符,但名号错一字,应为“火弥赤公”。由此可见,加强两岸文史和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是必要的,且相互受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友好合作有了可喜的开端和良好的发展,我们盼望台岛亲属回乡探亲祭祖,畅叙亲情。今年十月,我有幸参加中国炎黄文化考察团访台,得到台北国父纪念馆、国史馆等机构的友好接待,颇有收获。我想再次赴台收集《哀南巢》等有关史料,写一本传记,以酬平生夙愿。 

  在此,必须声明的一点是,此书虽为我倾心尽力而作,但因个人能力和水平所限,谬误和疏漏之处恐在所难免,请各位领导、专家、贤达和读者朋友给予指导帮助。

作者2012年12月于西安

  注:作者刘平贵,安徽巢湖人,辛亥革命后裔,辛亥后裔(陕西)联谊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