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三大贡献
辛亥革命网 2012-10-29 00:00 来源:http://jd.gushici5.com 作者:苏月 查看:
从界定辛亥革命的起始时间来看,讲辛亥革命,孙中山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他不仅是革命的灵魂,而且他是革命的实际领导者。概括来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孙中山提出革命理论、革命纲领,对辛亥革命实行了思想政治领导。
孙中山为辛亥革命制定了革命纲领和革命理论,他提出的“振兴中华”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理论,是辛亥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
第二,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来源于孙中山的政治动员,他也是辛亥革命的组织领导者。
在参加辛亥革命的基本队伍中,开始主要是华侨和留学生,武昌起义时则主要依靠的是由留学生领导的新军。孙中山组织革命队伍,一是亲自直接动员,二是通过革命政党来进行组织,三是通过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力号召革命者参加革命。
参加武昌首义的革命力量不是孙中山直接组织起来的,但是在孙中山动员下参加革命的。武昌起义以后,各省军政府的都督、部长以至各级官员也有不少是留日学生。这就是虽然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却能够高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第三,孙中山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带来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孙中山之所以一再举行那种规模很小、不可能达到夺取全国政权目的的起义,是因为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已经十分脆弱,一个地方的小规模起义就可能成为推动大清王朝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写到这里,让我联想到川教版八上历史《第7课 辛亥革命》,这课共分三个子目:辛亥革命的酝酿、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每次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基本是按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历史意义这条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的,结果,学生们总是觉得孙中山并未直接领导武昌起义,为何说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呢?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一点,虽费时不少,效果却总不是很好。学习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三大贡献》这篇文章后,有了一种新的设想,就是这一课如果以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为主线来设计的话,不但能很好地把握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历史意义,而且学生也很容易就能理解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