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渝的革命先驱杨殷

辛亥革命网 2020-07-17 08:59 来源:炎黄春秋 作者:陈永红 查看:

本文将为我们讲述一位曾经的孙中山侍从是如何转变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如何成长为我党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的。

  导语:在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上,杨殷当选中央委员。为加强党的军事工作,中共六大决定恢复中共中央军事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由杨殷担任部长。1929年,因叛徒白鑫的出卖,我党第一任军事部部长杨殷与彭湃等人一同被捕,不久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杨殷时年37岁。随后,红军建立了彭杨军政学校,以烈士的革命精神培养党和红军的干部;中央苏区设了杨殷县,以志对烈士的纪念。本文将为我们讲述一位曾经的孙中山侍从是如何转变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如何成长为我党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的。

  为宋教仁报仇,逐渐走上革命道路

  1892年8月12日,杨殷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户华侨家庭,与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同村。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孙中山先生十分崇敬。1911年黄花岗之役后不久,他加入同盟会,先后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参加同盟会南方支部的工作,为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多方奔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杨殷目睹了袁世凯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压迫的丑恶行径,心痛欲碎,决心投入反袁斗争。

  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召开后,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国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这更加令杨殷感到为之气愤。当得知袁世凯的心腹爪牙、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曾参与指使暴徒杀害宋教仁,少年时学过少林拳术的杨殷便决定行刺郑汝成,替宋教仁报仇,为民除害。

  1914年的一天,在革命党同志的安排下,他获悉郑汝成外出的消息,便携带炸弹扮作路人在路边等待。当郑汝成招摇过市的经过时,杨殷从怀中掏出炸弹掷向郑汝成,将其炸伤落马。杨殷趁着混乱进入附近的一间理发店,若无其事地让理发师替他剪头发,巧妙机智地避过了军警的搜捕和追查。尽管郑汝成并未被炸死,但是杨殷的行动给袁世凯在上海的爪牙以沉重打击,替革命党人出了一口气,受到大家的高度称赞。郑汝成最终没能逃脱革命党人的制裁,1915年11月在外白渡桥附近被杨殷的革命同志击毙。

  1917年9月,他担任孙中山在广州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追随孙中山先生继续革命。

  1919年初,杨殷在广州西关盐务稽查处任师爷。其间,杨殷十分同情贫苦大众,经常来到码头了解工人的困苦境遇,这使得他的思想感情逐渐发生变化。护法运动失败后,杨殷去码头送别孙中山夫妇,自己则留在广州坚持革命活动。

  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华南广泛传播开来。杨殷在街头买到了《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等书籍,这些书让他大开眼界。他被共产主义吸引住了,又跑到书店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开始认真研究起马克思主义。经历过一系列斗争实践锻炼的杨殷,得到了极大的启示,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决心走新的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杨殷设法通过亲戚与广东中共党组织联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党组织对杨殷的历史和特殊身份经过了解和研究,决定派人联系,对他进行考察。

  1922年的一天,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的早期成员杨章甫和梁复然走进广州西关盐务稽查处,他们是党组织派来执行考察任务的。当他俩走进稽查处高级职员办公室时,眼见一位约莫30来岁的师爷,圆脸上留着两撇大胡子,身着长袍,胸前垂着一根金表链,双眼微闭,脚边跌落着一本没有看完的书。其中一个年轻人出于好奇,想知道这位师爷在看什么书,俯身拾起来,原来是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当时,《共产党宣言》传到中国还不久,由于印刷出版及发行范围的局限,市面上的中译本流通数量很少,一般市民是不容易读到的。这位师爷怎么会得到这本书的呢?正疑惑着,师爷醒了,见来客人,忙招呼寒暄。原来这位师爷正是杨、梁二人前来联系的对象杨殷。

  素来仗义好客的杨殷,并不知道眼前这两位年轻人就是自己盼望已久的共产党组织的成员,只是照例热情接待。见他们对那本书感兴趣,杨殷便指着书,热心介绍宣传起《共产党宣言》来。他说:“这本书写得挺好,写书的人,一个姓马,一个姓恩,他们在书中说将来的社会,不能有压迫、剥削。我劝你们两位年轻人也好好读一读,真是开卷有益。要救中国,非此不可。”第二天,杨殷把书送给杨章甫和梁复然,谈了自己对中国革命的看法,认为在共产党领导下,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

  1922年秋,杨殷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辞去了待遇优厚的盐务稽查处师爷的职务。他把家里的几幢楼房和故乡的田产都变卖了,帮助党解决活动经费的困难,还把已故妻子留给他的纪念品及珠宝首饰都一齐捐给了党组织,作为革命经费。因为他整天外出奔波,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便把几个年幼的子女分别托给亲戚朋友抚养。

  省港大罢工的著名领袖

  1923年夏,杨殷从苏联学习回国后,按照党的安排,在铁路系统推广组织“十人团”,为团结工人、组织工会、开展工运打下基础。1924年春,广三、广九、粤汉几条铁路先后建立了党领导下的工会,并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杨殷在铁路工人中有威望、有影响,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殷哥”“殷叔”。

  “二七”惨案后,铁路工人运动处于低潮。为了发动工人,他深入到粤汉、广九、广三这三条铁路线的工人中去,帮助工人提高觉悟和重树信心。在他的努力工作下,三条铁路线的车务工会被争取了过来,并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坚强的革命力量。在广州期间,杨殷还同刘尔崧等人一道,把当时广州城内互相对立、矛盾重重的所有工会都组织了起来,变成了一个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统一的整体。

  1924年9月,由英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工人举行罢工。中共两广区委派杨殷立即在广州、香港成立“罢工后援会”,并作为“罢工后援会”的赴沪代表,由广东到上海慰问罢工工人。杨殷到上海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老板妄图用金钱和礼物贿赂、收买他,未能得逞,又收买亡命之徒妄图谋害他。幸亏杨殷曾学过少林武术,把几个亡命之徒打得抱头鼠窜。

  1925年1月11日,杨殷出席党的四大,在会上介绍了广东、香港等地工人运动以及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同月,参与领导上海工人大罢工。

  1925年春,杨殷到香港开展工人运动。他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建立工会,吸收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加入党、团组织,壮大了革命队伍。5月,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卅惨案”。中共两广区委派邓中夏、杨殷等到香港、广州租界沙面,发动工人罢工,以反抗帝国主义的野蛮大屠杀。他便与苏兆征一起,组成中国共产党香港党团,作为领导罢工的核心力量。随后,又成立了罢工的领导机构“全港工团联合会”。罢工前,杨殷还以同盟会老大哥的身份深入到基层工会中开展工作,教育当地的党团组织、工会、三合会等会社,要以民族大义为重,消除帮派界限,团结一致,共同对敌。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21日,沙面工人也举行了大罢工,两股力量汇合后共有25万人。杨殷作为省港大罢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积极为罢工献计献策,并亲自参与到罢工中去,为罢工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斗争需要,杨殷同志没有担任省港大罢工的公开领导职务,但他在这次罢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组织肯定。党中央后来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