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骧与黄兴的友谊(5)

辛亥革命网 2018-09-26 16: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娜 查看:

马骧,字幼伯,生于公元1876年8月16日,牺牲于公元1922年8月28日,汉族,云南大理下关人,是云南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马骧与黄兴,在战斗中形成的革命友谊无比深厚。

  为革命事业积劳成疾的黄兴先生,于1916年10月31日在上海病逝。世人只知道黄兴有胃病,说是因胃病吐血,但我觉得他多年在万山丛中奔走,罹患了疟疾才是最重要的,黄兴先生与秦力山、杨振鸿等革命先驱一样,是被疟疾夺去了生命。

  此后的岁月,马骧致力于护法运动和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北伐事业,担任大元帅府参议官、四川宁远各属慰问使,云南民军总司令,1918年被选为国会委员。马骧一生为民主革命奔走呼号,不为名不为利,甘居贫寒,埋头奉献,五岁的二儿子马德洪因缺医少药在昆明病逝,马骧也无暇回家照顾。孙中山先生评价马骧“爱国弃家,实为民党中不可多得之名士[苏松林《新发现孙中山致马幼伯的一封信》,《人民政协报》1986年7月22日第三版。]”。每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马骧都站在大多数民众根本利益的前沿,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是海峡两岸都追认的革命烈士。

  七、马骧在滇主办追掉黄兴大会

  黄兴先生病逝后,举国哀痛,各省举行盛大的悼念活动。1916年11月幼伯召集云南省的国民党人士,在昆明的三迤会馆举行追悼大会,到会者千余人,挽联挽词无数。幼伯不仅献上自己的挽联,而且代许多同志拟写挽联。

  挽黄兴

  廿纪几英豪,仪革百帝,制革百王,六战雄风成万古;

  三湘一故友,名在五洲,功在五族,十年旧雨竟千秋。

  注释:二十世纪初叶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数千年历经数百皇帝的封建帝制,是中国历史的巨大飞跃。“十年旧雨”:从1905年8月创立同盟会至1916年10月黄兴病逝经历十一周年。“六战雄风”指的是黄兴领导的六次起义,即1907年9月钦州、防州起义;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率领200余人,转战钦、廉、上思一带,与清兵2万余人经数十战;1910年4月广州起义;1911年10月辛亥起义;1913年9月“二次革命”。(马骧这副挽联目前在网络上还能查到。)

  挽黄克强君联

  君建民国第一功,十数年奔走四方,东亚西欧南北美;

  我与同盟无几面,万余里音容两诀,上天下地古今情。

  注释:马骧与黄兴见面商议的机会只有少量的几次,但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挽黄兴

  谁是伟人惟先生,能建中华第一功,看四方行迹,东亚西欧南北美;

  我亦盟友嗟后死,匪惟汉社悲千古,便五族同胞,回思满感藏蒙愁。

  注释:“五族”,即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也有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清末立宪运动提出过“五族大同”口号。孙中山在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实行五族共和政体后,在《对外宣言》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的称谓,说明中华民国代表当时中国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也标志着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由自在的统一体向自觉的民族统一体过渡的完成,为日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起到了先行作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