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骧与黄兴的友谊

辛亥革命网 2018-09-26 16: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娜 查看:

马骧,字幼伯,生于公元1876年8月16日,牺牲于公元1922年8月28日,汉族,云南大理下关人,是云南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马骧与黄兴,在战斗中形成的革命友谊无比深厚。

  马骧,字幼伯,生于公元1876年8月16日(光绪2年丙子阴历6月27日丙辰日),牺牲于公元1922年8月28日(民国11年阴历7月初6日),汉族,云南大理下关人,是云南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

马骧(幼伯)

  《云南文史资料》第十七辑介绍马骧:“与杨秋帆、黄子和二烈士极力在云南进行革命活动,辛亥之役,腾、永、昆明和大理的新军相继响应武昌起义,他们的作用很大,因此,有‘云南革命三杰’之称。马骧曾被孙中山先生委为云南民军总司令、大元帅府参议官、四川宁远各属慰问使等职”。[ 云南省政协编《云南文史资料》第十七辑第228页《马骧历史简介》。]

  据马氏家谱记载,马骧“祖籍南京常州府宜兴县,先祖马公易宝于明朝洪武年间随颖川侯傅友德入滇,事平留居屯田,遂家焉”,自马易宝至马骧共十四代。马骧的祖父马敖,字云声,曾参加清咸丰年间大理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民反清起义,任南军将军[ 白寿彝编《回民起义•Ⅱ》第188页《杜文秀统属职官题名录》、第29页《大理县志稿卷之八》,该书共4本,神州国光社出版,1953年8月再版。],起义失败后马家人口锐减。

  马骧幼年时父亲病故,母亲陈氏含苦茹辛抚养四个儿子,大儿子马骧字幼伯,二儿子马逊字文仲,三儿子马骞字介叔,四儿子马隽字冠季。马骧每天放学后都要割一背箩草,卖了补贴家用,晚上家里点亮松明子,母亲纺线,儿子读书。在困难环境中长大的兄弟,亲情最深,孝心笃实,对贫民百姓的痛苦遭遇也就充满同情。

  马骧学业优异,考取廪生资格。1900年马骧任下关玉龙学校校长,常与密友聚会讨论反清斗争。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国革命同盟会,次年派杨振鸿、王九龄等人回云南发展革命组织,马骧等人加入同盟会。1907年马骧先后在下关将军庙、江峰寺召开群众大会,登台演讲,历数清廷罪恶,远近各属到会者数百人。下关厘金总办钱登熙告发马骧为乱党首领,密禀上司拿办,幸得大理县长之子杨梦愚通风报讯,马骧得以单身出逃[ 马德荣《马幼伯烈士事略》,载《大理州文史资料》第三辑第90页。]。从此马骧行踪不定,忽而国内,忽而海外,与杨振鸿、秦力山、刘弼臣、王养石等志士,不惧艰险开展组织发动工作,抛妻别子,奔走呼号,大儿子马有开生病夭折,也无暇回家照顾[ 马德芝《先父马骧二三事》,载1987年9月19日《云南日报》第三版。]。1907年马骧组建了同盟会下关小组,发展会员二十余人[ 马秀卿《同盟会下关小组 》,载《大理文史资料选辑》第 辑第 页。]。

  一、河口起义结识黄兴

  马骧不仅是同盟会员,而且也是民间反清群众组织哥老会的滇西负责人。1908年4月同盟会在云南河口发动起义,马骧亲身加入战阵[ 马德御《马幼伯事略》,《云南现代史料丛刊》,第6辑,第157页。]。河口起义前夕,马骧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定为民众牺牲,他给家属写了一封遗书:“仲弟手足:兄以身许国久矣。来日此间各盟友抱定牺牲主义袭取河口。如一月后无兄信到家,弟等可购酒浆一招孤魂,兄死矣,与诸弟永别矣。尚望善侍老母,代兄一报养育深恩。诸维自爱,不尽欲言。适遇乡人王光明回滇之便,顺托携函密告。戊申年。兄骧。草于河内车中[ 台湾台北市八德路二段322号四楼,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档案,馆藏号241∕557。]” 。遗书中所述王光明,是即将回大理家乡的亲友。昆明至河内有一条滇越铁路,马骧从越南河内乘坐火车回中越边界的途中,匆匆写了这份交代后事的遗书,托王光明回大理带给二弟马文仲,向亲人永别。忠孝不能两全,请弟弟们代为侍奉母亲,报答养育之恩。

  河口起义在云南近代史上有重要的意义,那是1908年4月30日,黄明堂与王和顺、关仁辅受孙中山先生委派,率义军一百余人从越南边界渡河向河口进攻,清军防营一部响应起义,占领河口。5月1日,关仁辅率义军四百人连克巴河、田防、安定、新街、万河等地。孙中山见前线缺少得力主将指挥,乃派黄兴赴前线督师。黄兴从钦廉赶到河口,担任云南国民军总司令,领导起义军。马骧在战斗中结识了黄兴,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