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 致力为公——略记陈演生(2)(2)

辛亥革命网 2018-08-24 09:48 来源:中国致公党广东省汕尾市委员会 作者:陈治赠 查看:

陈演生,号汉桢,曾用名鼎勋。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1911年5月在香港加入支那暗杀团。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1946年中国致公党总部在香港成立,陈演生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清政权垮台,共和民国了,国家并没有因此而风平浪静。孙中山施展生平所学,与袁世凯争长斗短。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自行解职。4月18日,启程离沪南下。南粤大地浊浪翻滚。4月25日陈炯明连夜辞职避走香港。陈演生懊悔不已,要是自己留在广州,或许能劝阻陈炯明不要引鬼入宅。4月底,陈演生赶回香港,苦劝陈炯明忍辱负重,不要致广东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他与朱执信的看法一样:陈炯明若不回去押阵,广东肯定大乱,受苦的还是地方百姓。陈炯明尊重朱执信,更敬重陈演生。5月5日,在朱执信、陈演生的陪同下,陈炯明乘“宝璧号”返回广州,再一次承担起艰难。

  1913年3月21日,宋教仁在上海站被人开枪行刺,23日不治身亡。这是轰动全国的凶杀案。遇害者不是普通人物,而是在国民党中声誉如日中天的领袖!有人说“疑凶”武士英与国务总理兼内务部长赵秉钧关系密切,并摘录并公布了两者的往来信函及电报,内容大都是要武士英注视上海黑帮。舆论还是集矢中央,直指袁世凯。上海地方检察厅发出传票,传唤赵秉钧。袁世凯非常支持,希望法律依法裁处。孙中山坚持发动“第二次革命”举兵反袁 ,武力解决宋案。

  陈炯明的态度异常鲜明:“诉诸法律”,依法解决宋案,维护国家稳定。他与黄兴遥相呼应,毫不含糊地反对孙中山发动“第二次革命”。4月13日,在国民党广东支部追悼宋教仁大会上,陈炯明重申了解决“宋案”必须依法的原则,提出了至今仍极具震撼性的主张:“政府倘有违法行为,皆得以法律范围之”!

  谁也没有料到,“疑凶”武士英忽然间在陈其美辖下戒备森严的军营中“越狱”毙命,宋案的档案也被陈其美付之一炬。“宋案”迷离扑朔,是非黑白莫衷一是,“第二次革命”沸沸扬扬,中国政局一时喧闹纷乱。1913年4月间,陈演生不顾五华父老苦苦挽留,匆匆卸职赶回广州。陈炯明身边人材济济,不乏帮手,这个时候,需要多一个冷静的头脑。

  一年来,陈演生对袁世凯以和为贵,以德治国,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让百姓安居乐业,由衷赞叹。他抱定一个宗旨:国家不能乱!广东不能乱!

  在陈演生看来,只要掌兵者不想打仗,坤商阶层抵制,国内就不会燃起战火。他多次与陈炯明探讨时局,陈炯明斩钉截铁表示不想用兵。陈演生抢先一步,在粤港澳三地的商界,疾呼和平,反对内战。

  胡汉民派出代表赴香港、澳门募捐军费,各大商家百般推托,他们质疑:为什么还要打仗?商民们做生意,对没完没了的“流血革命”己深感厌烦。廖仲恺到总商会召集商人开会,劝说广州商界出钱支持“第二次革命”,但广州商界认为中央政府可靠,于胡汉民之举为不然。逼得廖仲恺不得不用威胁的口气:如果商界不出钱“嗣后倘有变动,各商家之生命财产,官府断难保护”!但穗、港、澳商界没有妥协,毫不动摇地反对广东用兵。

  6月14日,袁世凯下令免去胡汉民广东都督职,改任西藏宣抚使,任命陈炯明为广东都督,主持军、政全权(陈昭常为民政长,未到任)。在这个时候,以陈代胡,谁都明白,这是袁世凯希望陈炯明维护广东的稳定,保障国内和平。此刻,孙中山正在为发动“第二次革命”作最后的努力,6月18日,孙中山临澳门与陈炯明在军舰上密谈,要广东与江西、安徽、湖南同时宣布独立,兴兵反袁,为陈炯明拒绝。5天后,即1913年6月23日,孙中山在接受《土蔑西报》记者访问时却公开宣称:“我现已脱离政治,所以(政局)情况若何,我不能相告。且自宋教仁被杀事件发生以来,我不复闻问……我敢说从前已竭力为袁总统效劳。我常说袁氏是最合适做总统的人。我不独在中国为他效劳,即在世界各地亦然”。在近代闹得沸沸扬扬,在现代又被炒得香气四溢的“第二次革命”宣告胎死腹中。孙中山悬崖勒马,宣布效忠袁世凯,国家避免了一次动乱。

  当孙中山发动“第二次革命”穷途末路之际,另一场危机又在逐渐形成。

  早在1913年5月15日,袁世凯裁脏诬陷,以策动暴乱为辞下令撤消黄兴“陆军上将”衔,并欲将他移交军事法庭审判。6月9日,以“不称厥职”、“不孚众望”为辞,下令免去李烈钧广西都督职务,遗缺先由黎元洪兼领,后任命欧阳武接替。

  由于袁世凯拿黄兴开刀,迫使黄兴奋起反抗,由竭力反对孙中山“第二次革命”的领头人变成“癸丑之役”的发起人。从6月27日开始,黄兴迭电催促陈炯明宣告广东独立,联合反袁。6月30日,柏文慰也被免去安徽都督职务,任命孙多森接替。由于陈炯明不想接任粤省督职,7月3日,黄兴一日三电告以陈炯明:“再不接任都督,独立讨袁,党人将不能相谅”。

  李烈钧拒绝缷任。袁世凯先发制人,段祺瑞兵临冮西迫李烈钧交权。7月12日,李烈钧率兵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开始了武装对抗。点燃了“癸丑之役”的战火。7月15日,黄兴从上海到南京,在军队的支持下,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江苏独立。陈炯明跃跃欲试。

  陈演生不止一次劝告陈炯明,举国渴望和平,孙中山都回头是岸了,黄兴为什么不暂避锋芒?铤而走险,再走极端!陈演生断言:“兴兵反袁”不得民心。黄兴又在呈一时之血气,兴兵造反,最终是毁党害人,天下难容。

  黄兴一日三电,“党人将不能相谅”,顺从于国民党的党性原则,为了国民党一党之利益,尤如一把利剑架在陈炯明脖子上。陈炯明决定冒险一试。

  陈演生耐着性子陈说厉害:广东军民之所以拥戴陈炯明,无非是看重“其治变之才” ,“信其为地方造福”。一旦违背反对独立、反对内战的誓言,改弦更张,违背广东军民的意愿,必定众叛亲离。陈演生以近乎于声色俱厉的语气责问陈炯明:广东用兵究竟是在为谁而战?政党只有义务,没有利益可言。政党一旦陷入权力私利,与往昔家族争天下有何不同?就算将袁世凯撬下台,普天之下,还有谁能驾驭大局?国家只有陷入混乱。广东一旦误入歧途,必败无疑!

  陈炯明一意孤行。7月18日午间,召集各师旅长,在都督府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广东即日独立讨袁。同日下午,一身戎装,率卫兵荷枪实弹前往省议会,宣布广东独立。追随黄兴“兴兵反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