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

辛亥革命网 2018-07-25 14:09 来源:1986年第22辑《湖南文史资料选辑》 作者:方鼎英 查看:

一八八八年(戊子),一岁。二月二十六日生。一九一一(辛亥)年春,二十四岁。是年秋武昌起义,南下参加汉阳之役的炮兵司令部(曾继梧任司令,曾系求知社同志)的工作。

  一、童年景况

  一八八八年(戊子),一岁。二月二十六日生。

  一八九一年(辛卯),四岁。发蒙读书。冬丧父。

  一八九二年(壬辰),五岁。读家塾,习四书五经、学八股小题至十岁。因家道艰难,立志奋发图强,不敢懈怠。

  一八九七年(丁酉),十岁。进白溪市大成书院。学策论,看史地,上县府出考幼童。

  一八九九年(已亥)年,十二岁。至省进明德学堂乙班,习普通学科,看到新化陈天华著《猛回头》小册子,痛言清政府腐败无能,祸国殃民,瓜分亡国,迫在眉睫,便想学陆军带兵革命,挽救国家危亡。适湖北武普通(即武备学堂)招生,因报名投考,头场被取;第二场复试,未等发榜,回家过年。

  一九○○(庚子)年,十三岁。正月十五元宵,深夜得信,复试被录。定十八日上午验貌,只两昼夜矣,因连夜兼程赶走五百里,如时到场应验。不料是虚报十八岁(考试限制要上十八岁才许报名投考),身长不够一根枪杆高,被屈。复于是年三月,考入新办的实业学堂,即后来的高工,读一学期,即获免费。以后读书皆是公费,不要家庭负担了。

  二、考送日本留学实业

  一九○二(壬寅)年春,十五岁。湖南巡抚赵尔巽,饬由各校选送一批学生五十名,赴日本留学实业。吾由实业学堂选送考试,被取,申送日本东京。初入宏文学院,学习日语,兼补习普通学科。不久迁神田区新化同乡会事务所与创办《民报》时担任编辑的陈天华同住,即由其介绍加入同盟会。

  一九○四(甲辰)年,十七岁。留学生陈天华,见日本《朝日新闻》社论:“清国留学生良莠不齐,应请政府加以取缔”的文章,因而愤极,写了两昼夜的绝命书数万字,以警告我国留日学生,蹈东海(品川)而死。激起“取缔”风潮,留学生全体愤而归国。后来日本政府出面调停,开放学陆军的名额(原限定只能由北京练兵处,即后来的陆军部保送),各省督抚亦可协商保送,因得改学陆军。

  不料到振武学校检查体格又因眼病(害沙眼)就医,推迟了一年,始得进去。

  三,改学陆军

  一九○五(乙巳)年,十八岁。入振武学校(学军事的预备学校)合格。但体力不强,器械体操,见而生畏,因发奋锻炼,每天息灯后起床,潜往树林中操一小时,用二十磅至一百磅的铁哑铃一对,锻炼举起。然后冷浴搓身,不到半年便体强力壮,对任何器械体操,无不运转如意。

  一九○八(戊申)年,二十一岁。振武学校毕业。在国府台野战炮兵第十六联队入伍,当士官候补生。

  一九○九(已酉)年,二十二岁。离开联队,进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肄业。

  一九一○(庚戊)年,二十三岁。参加同盟会的小组“求知壮”。当时许多人主张回国后靠搞兵变进行革命,入社的同志军、政界的都有,而以军人为主,军人如蔡锷、唐继尧皆是,政治家如宋教仁、张耀曾等皆是。

  四、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一九一一(辛亥)年春,二十四岁。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计留日九年)。初任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入伍生总队(因当时北洋军队有打军棍习惯,恐学生受不了,故特设此队集中入伍,后便为陆军预备学校)炮队教官。

  是年秋武昌起义,南下参加汉阳之役的炮兵司令部(曾继梧任司令,曾系求知社同志)的工作。

  一九一二(壬子)年,二十五岁。任湖南岳阳镇守府司令部参谋处长兼教练科长。不久,驻军袁润庵(日本士官第五期同学)旅所辖团、营、连、排长,都系曾继梧任湖南混成协主任参谋时招训的一批湖南陆军速成学生分发来协见习的,由曾亲自主管考勤,要求很严,引起他们的不满。曾继梧鉴于岳阳为湖南门户,为预防北兵入侵,恐兵力不够,曾呈请省政府批准添招新兵两个补充团,藉教练科的教练员(有广西干部学生百余人)来训练成军,以固北防。袁润庵受部下怂恿,伙同捏造谣言,说曾不相信该旅,特地招来补充团,准备撤换他们,竟带兵将司令部围住,抢劫一空,逼迫曾继梧下令解散补充团,遭到曾的怒斥。吾代曾晋省,控诉该旅造谣惑众,犯上作乱。主张严加惩办,藉申纲纪。……后因无结果,愤而辞职,到陆军部去当个小科员。

  五,在陆军部做伏案工作

  吾到陆军部后,在学习炮兵科当个一等科员(中校阶级)。

  一九一四(甲寅)年,二十七岁。痛遭母丧。入部不久,常搞编辑陆军炮兵操典射击教范及军士、兵卒教科书籍,用部令颁行全国等伏案工作。初以为首都大部,不合理的事总会少些,谁知北洋军阀,自袁世凯以下,更是一群豺狼当道,无法无天。袁世凯公然欲做皇帝,洪宪筹安会,日益猖獗起来。其时,求知社同志蔡锷(反正时云南首义都督),由袁羁绊在京,任经界局长已久,密谋倒袁护国,特遣士官五期同学石陶钧,赴美与黄兴密商,其联系缄件,由吾亲手转蔡。这时蔡在北京,特地肆意治游八大胡同,并在家与妻吵闹不休,以表示意气消沉,绝无大志,久之俟袁防他稍懈,乘间潜返云南,发动护国军进攻川贵讨袁,迫使川督陈宦(陈离京入川时,曾向袁行三跪九叩首大礼,三呼袁大皇帝万岁)亦通电响应。袁被活活气死,洪宪祸国,始告结束。

  六、再度赴日留学

  一九一七(丁巳)年,三十岁。吾厌伏案工作,枯燥无生趣,乘北京派员赴日留学陆军专门(陆大交涉尚未办好)之议,携眷带薪,再度赴日留学,计入东京陆军炮工学校普通、高等两科各一年,千叶野战炮兵射击学校一年,东京帝大造兵科研究一年,一共四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