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达峰的一家

辛亥革命网 2018-07-02 09:33 来源:长沙文史资料 作者:周学舜 查看:

焦达峰(1887—1911),号大鹏,字掬森。在长沙读书时,又称焦煜,流亡日本时,改名冈头樵,回国后,曾化名左耀国,自署焦达峰。

  焦达峰(1887—1911),号大鹏,字掬森。在长沙读书时,又称焦煜,流亡日本时,改名冈头樵,回国后,曾化名左耀国,自署焦达峰。

  1902年,焦达峰于浏阳县立南台高小毕业后,即加入浏阳姜守旦所领导的洪福会。次年元月,在焦家桥附近的黄家桥,秘密成立会党机关,开展反清活动。后因机密泄漏,出走长沙,进入长沙高等游学预备科学习。同时,又入黄兴在小吴门所举办的东文讲习所,加入黄兴所建同仇会,从事联络会党的工作。

  1905年春,焦达峰浮槎东渡,进入日本东亚铁道学校。8月,同盟会成立,加入同盟会。后同盟会设联络部,焦达峰任部长,负联络会党之责。

  1906年,焦达峰奉黄兴指示,回国参加萍浏醴会党起义,曾任浏阳会党铁血军总司令李金奇的联络参谋,起义失败后,亡命日本。

  1907年,焦达峰在日本东京组织“四正社”,入东斌步兵学校学习,与张百祥、邓文辉、刘公等倡组共进会。8月,共进会在东京清风亭成立,焦达峰任交通部长,负责联络事宜。

  1909年,焦达峰奉令回国。4月,与孙武设湖北共进会总机关于汉口法租界长清里,策划长江流域会党举行两湖暴动。计划流产后,于8月回到长沙,设立湖南共进会总机关,将湖南会党以洪江会名义统一在共进会的旗帜下。焦达峰在浏阳普迹镇主持召开了有湘、赣各县共三十多个会党龙头大哥参加的山堂,被推为总龙头大哥,成为湖南会党魁首。

  1911年10月22日,长沙起义一举成功,焦达峰、陈作新被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正、副都督,次日就职。任职十天,即于31日,在湖南立宪派发动的血腥政变中惨遭杀害,时年二十五岁。

  焦达峰出生在一个开明绅士家庭,祖父焦添龄(1834—1920),幼年时因家贫,仅读书二年半,便学制水烟,壮年在焦家桥开设水烟店,家境日富,置田产约百七十余亩,并在南岭建新宅,称南岭新屋,凡四十余间,焦添龄深感幼年失学,发家后,便延师开办家塾,并喜藏书,从而其子孙读书成风。

  焦添龄有三个儿子,焦达峰父焦舜卿居长,焦翰芹次之,焦鸣琴最幼。他六十岁那年,将田产房屋平分给三个儿子,自己只留下二十余亩,作为周济亲房贫困户之公产。

  焦添龄中壮年时,正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代。焦家桥地处长、浏、平古道,南来北往人多,消息灵通,关于太平天国和浏阳会党响应太平军的革命斗争史事,盛传一时。焦添龄深表同情于太平军。所以,他支持焦达峰加入会党,从事反清革命。1903年,焦达峰离家出走长沙,他误以为孙子是被儿子逼走的,痛斥儿子、儿媳。迨焦达峰出国留学,他才恍然大悟,并慨然将自己的养老金拿出,资助焦达峰革命。

  1920年,焦添龄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父亲焦舜卿(1864—1928),幼年在家塾读书,壮年则在家塾教书,他富于民族意识,对满清统治中国,奴役汉人,大兴文字狱等,深为不满。

  1894年,他们兄弟分家时,分得田产五十亩,南岭新屋房子十二间,并负责管理家塾学舍及三间藏书室。

  焦舜卿原配沈葆贞,系浏阳春田里秀才沈荣全之长女,知书识礼。结婚后、生五女:木兰、玉兰、春兰,五兰、六兰,二男:达峰、达人。沈氏四十岁时,难产去世。继配阎氏少陵,生二男:达悌、达巅。

  1898年,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推行新政,在长沙成立南学会,焦舜卿前往参加。旋在浏阳发起成立南学分会——群萌学会及不缠足会,负责各乡宣传、发展事宜,并积极开拓公益事业。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谭嗣同等六君子殉难。1900年,自立军起义又告失败,唐才常等相继牺牲,他非常悲愤,不再公开谈论维新了,后来却暗中支持儿子焦达峰、达人加入会党、革命党,投身反清革命。

  1903年,焦达峰在浏阳黄公桥建立会党革命机关,风声走漏,谣言纷起,守旧派沈少白等谋密告衙门,焦舜卿遭受非难。处境危急,为解脱困境,乃对儿子的行为表示“赫然震怒,扬言将儿子“驱逐家门”,暗地里则鼓励儿子“外出革命”。于是,假戏真演,达峰扬言“革命自家庭始”,表示与家庭决裂,奔赴长沙。

  焦舜卿生活俭朴,粗茶淡饭布衣裳,一件棉袍穿十几年;但为资助儿子出国,却十分慷慨,不惜倾家荡产。不仅将父遗田产五个亩卖光,房屋亦只剩下三间,而且连农具、家什也卖掉。以致后来一贫如洗、生活艰难。然而,焦舜卿不以为悔,且很乐观地向外人说:“掬森这孩子变好了,深知以功名事业为重,迫切要求深造。他很聪明,大有希望,所以甘愿把田卖光,以成全他的远大志愿,免得他在国内跑江湖,不务正业,误了大事。”

  1928年,焦舜卿谢世,享年六十有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