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先胡子”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2)
辛亥革命网 2017-05-16 09:1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泽新 查看:
1928年,他任湖北省财政厅长时,首先撤免了贪吏汉口征收局和武穴征收局两个局长的职务,前者为当时桂系军阀巨头白崇禧的胞弟,后者为李宗仁的嫡亲老表。
1930年,他任铨叙部长时,卫生部有一职员违法当捕,部长刘瑞恒亲自求情,他断然拒绝。
1932年,他任鄂豫皖三省党政委员会委员兼监察处主任时,严惩贪官污吏,严肃查处了湖北省水利局局长陈克明贪赃渎职案、汉口市市长何葆华违法乱纪案、司员刘文荩鲸吞堤款案;禁运烟毒,查获了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双清之妻贩运的烟土数千斤,严厉铲除了汉口大毒枭孙忠。
四、刚正不阿 威武不屈
张难先一生始终保持凛然正气,不畏权势,甘冒危险,与大人物、恶势力对着干。
1931年,蒋介石电谕张难先委任蒋伯诚为保安处长、周象贤为杭州市长,张难先了解二人的情况后,回电拒绝。蒋介石“连电坚持”,张难先便亲赴南京,面陈二人之劣迹,并说“如主席必欲用此二人,予则挂冠而逃耳”。不久,蒋介石又指名两人,要他委任为浙江县长,他坚持必须接谈面试后再定夺。
他任浙江省主席之初,上海黑帮头目黄金荣托人向他表示“欢迎”之诚,并许以保护。他大为反感,拒不与黑社会往来,说道:“身为封疆大吏,岂须流氓地痞保护?”接着,上海黑社会为杜月笙所建祠堂落成,中央党政军大员及各省大吏或致送匾额,或派代表、发电报祝贺。浙江省某厅长等人请他以省府主席名义送一匾额,被一口回绝;又请用省政府名义,他坚定回答:“用省府名义犹之本主席名义,你们与杜某有私交,可以径送,但不得署名省府。”
抗战时期,面对蒋介石亲信湖北省主席杨永泰、六战区司令陈诚的专横,他都义正词严,与之针锋相对,毫不妥协。
五、廉洁奉公 清白为官
张难先在旧社会官场上出污泥而不染,廉洁奉公、清白为官,带得起头,说得起话,为从政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他平生厌恶铺张排场,认为讲排场、爱奢侈就是堕落的开端。他无论到哪里做官,经常是青衣布履、粗茶淡饭,始终两袖清风而来,两袖清风而去。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他隐退家乡,黎元洪派人送来5000元大洋,他全部散发给黎民百姓。
1930年底—1931年,他任浙江省主席时,不搞特权,不住别墅“澄庐”,不安排警卫,主席特别办公费分文不取,全部交公。因坚持改革,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有人诬告他纳妾奢糜,蒋介石亲临浙江暗访,了解实情后,大加赞赏:党国都如先生,则可无患矣!
1940年,他辞去湖北省政府要职,省主席陈诚派人送来银元1000元,他以无功不受馈赠拒绝收受。
1949年,蒋介石逃离大陆前聘他为国策顾问,按照特任官待遇发给他薪金和车马费,他毅然退回。
他一生革命,一生奉献,官职不可谓不高,但身后留下的物资财富只有旧平房一座——武汉的“灵山窝”;他提拔、重用的干部也有一些,但子孙无一做官,族人无一受其荫庇,打破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俗套。
六、勇于创新 雷厉风行
张难先很有领导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改革创新,是一个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
1923年,张难先正式步入民国政坛。10月,任广西榷运局局长,裁减冗员,废除机关陋规,制定廉洁奉公制度。
1926年9月,出任广州国民政府琼崖各属委员,微服私访,惩办土豪劣绅,打击地方恶势力,被民众称为“张青天”。
1928年,回武汉任湖北省财政厅长,慎选官吏,重订税则。仅数月,湖北财政就大有起色。拨款150万元,创立湖北省银行;拨款25万元,筹建国立武汉大学。
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首任铨叙部长,制定铨叙法规,颁布实施公务员甄别审查条例实施细则。
1930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大刀阔斧,精简机构和人员,整治官吏奢糜之风,建设杭江铁路、自来水、电、汽车等重要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时,多次参与筹划江汉平原防洪抗涝工程,80高龄参与筹建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并亲临荆江分洪工地视察慰问,仅用几十天工夫就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大型水利工程;还积极推动武汉东湖风景区建设,亲自收集整理与屈原相关的文物史料,征集名人书画作品,建起了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仙桃市张难先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