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蕴山诗词中的安庆著名辛亥人物剪影

辛亥革命网 2017-03-16 09:02 来源:团结报 作者:余翔 查看:

朱蕴山是民革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朱蕴山亲历了安庆辛亥革命的风雨历程。安庆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在其中居功至伟的仁人义士在他的诗作中几乎都有记载。

  今年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朱蕴山先生诞生130周年。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诗人,《朱蕴山纪事诗词选》为我们留下的上千首诗作,以工稳深厚的笔力,纪录了他几十年的革命征程,当事人记当时事的写作方式使得朱蕴山的诗词能够从侧面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安庆辛亥革命的史实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蕴山
 

  朱蕴山(1887-1981),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是民革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06至1927年间,朱蕴山一直活跃在安庆,亲历了安庆辛亥革命的风雨历程。安庆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在其中居功至伟的仁人义士在他的诗作中几乎都有记载,如徐锡麟、宋玉琳、韩衍、高语罕等,这几个人在朱蕴山的革命生涯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朱蕴山以诗为史,寓史于诗,用文字纪录了他们的风采。

  徐锡麟引导朱蕴山走上革命道路

徐锡麟
 

  1906年,19岁的朱蕴山考入了安徽巡警学堂。巡警学堂原是清廷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自1905年徐锡麟担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之后,巡警学堂成为一个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阵地。徐锡麟很赏识这个思想激进的学生,将朱蕴山、杨允中(杨允中光复后参加反袁安庆起义时被军阀倪嗣冲杀害)等人分到兵生班,并将该班所有学员介绍加入了光复会。朱蕴山则对徐锡麟誓死反清的爱国热情非常敬仰。

  1907年7月,徐锡麟率众举事,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场击中安徽巡抚恩铭。随后,朱蕴山等人紧随徐锡麟进占安庆军械所,终因弹尽势孤,与围攻军械所的清军激战四五小时之后,朱蕴山同徐锡麟一起被捕。次日,徐锡麟英勇就义,朱蕴山等4位参与刺杀行动的学生也被押赴刑场陪斩。9月,朱蕴山获释并被驱逐回乡。徐锡麟矢志不移、慷慨赴死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朱蕴山,在1911年写就的《过百花亭追忆徐伯荪师》中朱蕴山称颂恩师如化碧的苌弘:“苌弘一去两千载,碧血常留天地间。公舍私恩殉公义,杀身应比古贤坚。”而“公舍私恩殉公义,杀身应比古贤坚”的用典我们可以在从诗前的题记中找到答案:“徐伯荪即徐锡麟。恩铭死,冯煦继任皖巡抚,亲问徐曰:‘恩铭待汝厚,倚之如手足。何以杀之?’徐对曰:‘恩抚待我私恩也,我杀之公义也。’徐刺恩铭事件发生后,清廷大为震动,冯内心亦为感动。徐就义后,其衣冠及刺恩铭一支手枪,均封藏于西城外大观亭东边厢房内。冯亲自写的‘来日大难,对此茫茫百感集;英灵不昧,鉴兹蹇蹇匪躬愚’的对联,挂在元末的忠臣余阙祠上,表白他无法帮忙,请原谅他的愚忠。安徽革命激进派的首领韩蓍伯当时有诗纪之曰:‘碧血藏来土未干,百年城廓有余寒。此身化作干将去,心似洪炉在人间。’”8年后,当辛亥革命果实为卖国贼袁世凯所窃取的时候,朱蕴山邀好友夜饮大观亭(存放徐锡麟烈士衣冠处),又赋诗二首悼念先烈:“山河隐隐起悲茄,小集江亭日已斜。新月满林风景异,同来煮酒祭黄花。”“当年血溅皖公城,江上衣冠扪有声。薪尽火传人去远,夜潮犹作不平鸣。”《夜饮大观亭二绝》诗后作者自注:“徐锡麟尸棺,原来浅埋于安庆百花亭旁。辛亥光复后,灵柩回浙,葬于西湖岳王墓附近。韩蓍伯送诗曰:‘山灵夜叫水哀啼,脚踏枞阳望浙西。风雨靡天好归去,一杯高与岳王齐。’”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