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官方档案中的黄兴
辛亥革命网 2017-02-17 13:54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作者:邵雍 查看: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助手,同盟会的第二号人物。有关他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仍有探索的空间。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七册翻译了法国外交部、陆军部的相关档案,其中就有一些是关于黄兴的。这些宝贵的资料包括黄兴的言论行动以及法方人员对黄兴的即时性评价,以前鲜为人知,以前出版的《黄兴集》、《黄兴年谱长编》以及各种黄兴传记等均对此没有记载或语焉不详。因此加以认真解读,对于深化黄兴研究,进一步走近这位革命伟人是有益的。
(一)
1906年1月5日法军中国情报处处长布加卑在给陆军部长的《1905年12月总报告》中首次提及黄兴:“最近的一个事件给予三合会和哥老会的通常是孤立的行动一种复兴的力量:他们的首领,至少是主要首领中的两位缔结了联盟条约,此条约把各个会社的力量联合了起来。磋商是在西贡进行的,两位首领是:三合会的孙逸仙博士和哥老会的黄兴。这一情报是可靠的,因为我是得之于这些人物本人。”在我们看来,这个情报的准确性是有问题的。当时孙中山已经加入了天地会的致公堂,并被尊为最高指挥者“洪棍”。黄兴则与哥老会首领马福益结盟,使之听从华兴会的统一指挥,为革命效力,因此从最宽泛的意义上也可以讲黄兴是哥老会首领。但是众所周知,黄兴与孙中山的初次见面会谈是在1905年7月下旬,正式联盟的历史性标志是同年8月联手共创同盟会,相关的地点均在日本东京,并非越南西贡。再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第一次离开日本是10月7日,当月下旬抵达西贡。大约半个月后孙中山在堤岸会见了洪门会党首领王芝甫、李亚洪和黎勇锡,使之加入同盟会分会,将以前的内斗消灭与无形。12月孙中山由西贡经新加坡去欧洲。而这一时期黄兴则在东京主持同盟会日常事务包括机关报《民报》的创刊,一直到12月才离开日本经香港去广西桂林策动巡防营统领郭人漳等人反正。也就是说在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没有在西贡见过面,其他的所谓“磋商”当然更是子虚乌有。其实法军中国情报处后来在《1906年8月总报告》中已经承认:“孙逸仙和黄兴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日本,正值秘密会社(哥老会、三合会、大刀会、小刀会等等)以同盟会的名称联合之时。”
必须指出的是黄兴与法国情报人员的接触本身也是孙中山一手安排的。1906年春,孙中山命胡毅生到广西桂林与黄兴接洽并将法军情报人员介绍给黄兴认识。这是黄兴与法国情报人员交往的开端。
法军中国情报处《1905年12月总报告》还称黄兴是“哥老会的黄兴”。“至于袁世凯的军队,黄兴认为他有不止一种方法取得袁的几乎全部的协助(我向他询问了关于这一点的证据)。”不过总报告并没有具体介绍黄兴对付袁世凯的种种办法。
(二)
法军中国情报处《1906年8月总报告》援引了该处欧吉罗上尉以及布加卑河内代理人的来信,披露了他们所了解的黄兴言行。
这年7月4日欧吉罗从长沙致信布加卑,信中说:“在得知我到达以后,长沙‘哥老会’分部头目钟晃先生,亦名夏林,费心赶到汉口接我,因此我是与他以及我的向导肖先生一起旅行的。……所有这些正直的人都给了我友谊的表示,这至少说明,只需有黄兴的命令,就足以使我到处受到很好的接待,使大家绝对信赖地和我在一起。”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黄兴这位湖南籍的革命家在家乡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崇高威望。7月5日傍晚,欧吉罗上尉与‘同盟会’湖南负责人、长沙本地一所中学教师周先生进行了交谈。据周先生说,同盟会“仅在湖南的人数就不下八百万至一千万人”,周还透露,“黄兴去年冬天在信中向我们谈到过的刘亚昆就是他的学生之一。”7月13日将近晚上十时,欧吉罗上尉在湖北沙市某学校内召开一个秘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商人、教师和大学生等二十余人,“他们估计在本城和附近村庄里有一百万‘哥老’,属于社会各个阶层,他们生活在满洲人身边,对满洲人深恶痛绝”。欧吉罗还报告说“我所见到的人全部知道孙逸仙博士,还知道他与黄兴的友谊。”这也表明,湖北革命志士对于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都是认可的,并且熟知他俩的革命情谊,这也反映同盟会的核心领导层是团结的。
《1906年8月总报告》最有价值的一段是7月21日布加卑河内代理人的来信。信中宣称:
“‘哥老会’的首领黄兴来到了河内。刚刚经过东京到河内后就立即去了龙州。他在龙州的军事学校住了三天,并在夜间与庄道台有两次长时间的会晤,且两次他都持续到凌晨三点。然后他回到河内,并立即派人告诉我他的到达。我见了他三次。
“这是一个显得年轻的人,三十二岁,生于湖南省府长沙,曾是那里的小官吏,可能是国民卫队的指挥官,并在那里发动过两次失败的起义,一次于1900年,另一次于1903年。黄兴只是他的化名。他的外表不像孙逸仙那样有风度和穿着得体,当人们看到孙逸仙时那坚定的眼神令人吃惊;而这是一个肥胖的人,特别在他考虑答复问题时,眼皮下垂,上须稀拉且短,他也穿着西装,不再有辫子。
“黄兴对于他的旅行,对于他获得的赞同,对于他的拥护者们作的保证——得到通知的运动时间一到就竭尽全力协作等等,均深感满意。在这个省的每个地方,一切属于‘同盟会’的人(您一定知道,这就是孙逸仙的追随者的组织的名称)都来向这个首脑的左右手致敬,或者派来被任命的代表(那些没有来得及去龙州的人都来到了河内),我大概是黄兴特别庇护的人,所以看到了后者中的主要人员。
“在龙州,除道台外,黄兴还见了陆荣廷将军,在此地他叫陆阿宋,指挥边境所有的部队,他与副职陈炳焜上校都属于革命党,两人都决定只要有可能就参加运动。
“在河内,我在黄兴那里见到了一位姓王的小军官,目前正指挥南关的哨所,另外两名小军官是从太平府来的,还有个名叫何元诚的军官也从太平府来,但他是代表郑永廷中校,后者似乎指挥三个营,即一千五百人,并可能已加入了革命党;孙逸仙在这个地区有很多会员,一位姓吴的人代表陆阿宋而来,另一位姓方的非军方官员来自佳厅所,即南宁府西北方向五天路程的地方;后者并非会员,但却来让自己受教育。人们也向私立学校的学生作宣传,目前此校有九名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