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与姚勇忱的革命交集

辛亥革命网 2016-05-20 10:3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姚亮 查看:

姚勇忱的革命轨迹中,有相当重要的部分,和陈其美是交集在一起的,甚至在宣告他生命终点的敌方布告中,还称“姚勇忱系陈其美手下三悍将之一”。

  在风云激荡的辛亥革命中,一群以陈其美先生为核心的湖州籍英杰,积极投身其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一位志士,他的声名不为世人熟知,他的革命功绩隐而不扬,但他又确是孙中山的追随者,秋瑾、陈其美的得力助手,褚辅成、王金发等的亲密战友;他是一位孱弱的书生、南社成员,却也是光复会、同盟会的中坚骨干,他即是湖州织里籍烈士——姚勇忱(1880-1915年)。

  姚勇忱的革命轨迹中,有相当重要的部分,和陈其美是交集在一起的,甚至在宣告他生命终点的敌方布告中,还称“姚勇忱系陈其美手下三悍将之一”;但在有关陈其美的传记中,对他或鲜有提及,或廖廖数语。作为研究姚勇忱事迹的史学爱好者,我们觉得有责任将从浩如烟海的文籍中,搜及到的相关信息,作一梳理归纳,以作史海钩沉。

  中部同盟会发起成立时,有陈、杨、姚三位湖州籍志士参与其中;在陈其美就职沪军都督后,姚勇忱则被党内同志推举为同盟会上海支部长。这是1912年12月,孙中山在杭州出席国民党浙江支部欢迎会的合影,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只为孙、陈、姚等四人设坐,其在党内地位或可见一斑。

  一、反清斗争,光复建勋

  姚勇忱出生于织里镇老街,距陈其美故居五昌里,仅二十公里路程;祖上为乡间富绅,家境殷富。1904年,姚勇忱来到省城杭州,入读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前身),其间接触到进步思潮,树立反满决心,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改变了以实业报国的初心,转而投身革命活动。

  离开蚕校,姚勇忱来到上海,学习理化知识,开始研制炸弹,并开始与孙中山先生取得联系;随后,据其弟姚定忱晚年回忆,姚勇忱曾东渡扶桑,入读东京弘文书院,由此得识秋瑾等人,加入同盟会。秋瑾归国后,在上海建立革命机关,姚勇忱积极辅助。这一时期,陈其美也在上海,两位志向相投的同乡,自然一见如故。

  1906年夏秋间,孙中山先生秘密抵沪,“时先总理航行至吴淞口,以政府防范甚严,不能登岸,君迭与马子畦(马君武)、秋瑾、陈其美、姚勇忱、杨侠卿、陈伯平、丁洪海等造遏舟中,于革命大计多所规划。” [1]由此段记载可知,时年28岁的陈其美和26岁的姚勇忱,能够登船与革命党党魁相见,并共谋起义规划,说明他们已成为清廷所谓“乱党”的中坚。

  与孙先生见面后,秋瑾、陈其美、姚勇忱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与褚辅成等人“应惟策应,往来频繁,并以嘉兴南湖中一小渚为据点,剪烛中宵,深筹密策,首义始事” [2]。

  此后,在陈其美去日本求学期间,姚勇忱随同秋瑾,在上海联络会党,创办《中国女报》;当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师范学堂时,姚勇忱又前往教授国文,并在学生中秘密开展组织发展工作。1907年7月,清廷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英勇就义,姚勇忱正好外出,侥幸躲开了清兵的追捕。大通脱险后,姚勇忱潜回湖州菱湖暂避;几个月后,风声稍过,他又返回上海。

  安庆事变和大通血案,使江浙一带的革命形势陷入低谷。1908年初,陈其美受东京同盟会总部委派,回到上海设立机关,主持革命活动。“嗣余(尹锐志)与维俊抵沪,同志王金发、姚勇忱等数十人,亦有各方先后来集[3]”,“一时豪俊人士,景附近云从,不胜屈指[4]”。陈其美的革命生涯,虽起步稍晚,但他性情豪放,善于组织,在同仁中以“四捷”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而著称;而姚勇忱则为人低调平实,长于谋划,善于作幕后工作,成为陈其美光复活动的“左右手”。

  为了扩大舆论宣传的影响,“发扬民气之先声”、“以起祖国之魂”,陈、姚主办了《民生丛报》,封面作《民声报》,该刊以理论性文章为主,着重斥责“专制民贼”们镇压会党,摧残民气的罪行,揭露清政府实行立宪的虚伪性。

  1909年夏,陈其美组织浙江各府属的革命党代表先后到达上海天宝栈,召开反清会议,陈、姚作为湖州府代表出席,绍兴府有竺绍康、王金发,嘉兴府有褚辅成、蒋志新等人。不料却被叛徒出卖,两江总督端方密令与租界当局交涉,大批巡捕搜查而来。幸而党人机智,大多化装成商人逃脱。

  天宝客栈被破坏后,陈其美在英租界重建机关,一位同情革命党的记者记述道:“

  斯时清廷对待革命党手段至严厉,一切革命工作,无不以极秘密行之。英公主持江浙两省革命运动,设总机关马霍路德福里。此外,则清和坊琴楼别墅,及粤华楼十七号,为附属机关。表面则酣歌狂饮,花天酒地,以避满清之耳目。不知者以为醉生梦死之流耳。又孰知革命大事酝酿于此中哉!一部分党员每于下午一二时后至粤华楼报告工作,及听候指挥。晚间十时后,则改至琴楼别墅以为常,六时至十时,则或餐于粤华,或宴于琴楼,主要人物讨论计划之时也。主要人物,则英公而外,尚有王金发、姚勇忱君、沈虹斋君、王孟南君、应桂馨君。(何仲萧编:《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一,第152-153页)。”由此文可知,此时姚勇忱确为陈其美团队的核心成员。

  而对于这样的场景,其后有政敌污称“杨梅都督”,但陈其美们面对的是“清庭对待革命党手段至严厉”的残酷,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在勾栏场所纵情声色的表象掩护下,进行革命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欺敌耳目的隐密手段。

  为了增加暗杀清廷要员的成功率,加大炸弹供给的质量和数量,陈其美请来了一位俄国专家,把“刹拉景”新式无烟炸弹的制作方法,传授给有着理化知识的姚勇忱[5]。关于这种炸弹,姚定忱有过这么一番生动的忆述:彼时,清政府为剿捕南方革命党人,曾特派某军机大员南下,坐镇粤桂。陈英士通过内线截获情报,打算乘此人途经上海、船靠十六铺码头登岸歇脚之际,下手刺杀。他嘱咐姚勇忱、王金发赶制一枚分量超大的“刹拉景”。炸弹做好了,派别人去行刺不放心,他们三个就自己争着去履险。姚说,我去,反正我身体有病,要死就我***!陈说,还是我去,计划是我定的,当然得我去干,死不死无所谓!王说,不要争了,这颗炸弹重,你们两个都不行的,扔不远,还是我去的好!昔日的民主革命先驱们,就是这样地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后因情况有变,该刺杀计划停止)!

  在以后的多次革命活动中,姚勇忱制造的炸弹,发挥了重要作用,尹锐志等人去北京筹划暗杀,沈谱琴策动湖州光复的事件回忆中,均有提及。

  陈其美的革命团队,活动范围并不仅限于沪浙,“(陈其美)又以河南革命风气未开,拨款请姚勇忱、俞寰臣等党友前往创办理化讲习所,秘密宣传改革事宜”;“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东黄花冈起义,陈英士、黄克强、王季高、姚勇忱、徐玲、盛清等三十余人,先期赴约,推黄克强为统率。……与清兵混战两昼夜,终以后援不济失败。黄克强炸去一手指,英士足部受伤,在万分危急中,幸有同志由香港来,多方掩护,始获脱险。……姚、徐等亦幸免于难。[6]

  广州起义的失败,让革命党的精英们,认识到同盟会总部远在东京,鞭长莫及,导致组织统筹的涣散,决定成立中部同盟会,领导长江中下游区域的革命斗争。1911年7月31日傍晚,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学(一说湖州公学)内,29位同志聚集于此,正式成立中部同盟会。

 标签:   辛亥 战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