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冲与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网 2016-05-05 08:58 来源:新浪历史 作者:陈予欢 查看:

邵元冲是黄埔军校初创时期有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参与筹备黄埔军校,两度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宣传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组建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事宜,事必躬亲未尝怠懈。

  邵元冲是黄埔军校初创时期有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虽然海内外对其史载资料并不多,但对于他参与筹备黄埔军校,两度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宣传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组建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事宜,以及党务、党史、军事、政治教育与训练诸事,事必躬亲未尝怠懈,诸多筹划实施见诸史料记载,坊间过往传闻记载皆有不小疏漏与误读。笔者拟依据史料将其与黄埔军校相关事迹汇集成篇。

  一、早年追随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运动

  邵元冲(1890-1936)又名庸舒,别字翼如,浙江绍兴人。祖籍绍兴县漓渚下岭,生于下方桥翰林台门一个乡绅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十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中秀才,当地称之谓“神童”。幼年从学于杭州名师塾吴雷川。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秀才。清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与陶望潮(1886-1962,又名冶公,浙江绍兴人,杭州求是书院肄业并入南社,后任汉口市卫生局局长,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学。1905年同盟会创立之初,经蔡元培、徐锡麟、秋瑾介绍加入同盟会,并一度任评议部部长。清宣统元年(1909年)举拔贡。1909年11月南社成立时即加入。1910年考取法官,任江苏省镇江地方审判厅庭长。1911年1月赴日本东京留学,半年多与孙中山朝夕相处,共谋事业。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回国后与陶望潮同入革命军幕僚。光复后任《民国日报》总编辑,特约陶望潮为撰稿员。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任上海《民国新闻》总编辑。1913年7月“二次革命”起,赴江西湖口,参加讨袁之役,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并担任《国民》杂志编辑。后任中华革命军绍兴司令官,与夏尔璵图谋控制浙江,因事泄逃亡上海。后追随并襄助陈其美,1915年12月在上海结识蒋介石,并参与策划肇和兵舰起义反袁。1916年在山东淮县参与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再遭失败。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广州成立军政府,协助孙中山撰写《建国方略》。1919年6月9日任广东军政府总司令部秘书长,并被孙中山任命为陆海军广州大元帅府机要秘书,并代行秘书长职务。1919年冬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奉孙中山之命视察海外国民党工作,游历美、英、法等国,并去苏联学习军事,再赴德国游学。1923年11月在莫斯科与正在访苏的蒋介石等会面。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孙中山亲笔拟定的“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十七人名单,其名列首位,与会提名亦获得选举通过,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亦列当选名次首位。不久补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二、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开启三民主义教化

  1924年5月13日孙中山特任命其与汪兆铭、胡汉民三人为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教官。5月15日赴黄埔军校履职,向第一期学员讲授《革命军人之大任》,时间一小时,述说了革命之意义、中国革命之必要、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情状、中国革命军人之责任与模范等要义。1924年5月18日应许崇智邀请兼任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少将衔),其间主要在粤军总司令部办公视事。1924年5月31日与戴季陶、廖仲恺、甘乃光、刘芦隐等同赴长洲岛黄埔军校,商讨教材讲授课程事宜,确定分工由其讲授《各国革命史略》,预定分八节讲授:绪论、美国之独立运动、法国大革命、日本维新运动、德国之革命、俄国革命运动、俄国建设事业与新经济政策、现时各国革命运动趋势,每周一节课时一小时余。下午返回粤军总司令部,晚间代表许崇智宴请广州新闻界,讲述粤军的宗旨、国民革命之必要等。1924年6月5日至天字码头黄埔军校筹备处,与蒋介石、胡汉民乘船同赴黄埔军校,向学员讲授《各国革命史略》第二讲。1924年6月12月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廖仲恺提议,将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职,转由邵元冲兼任。1924年6月14日早至粤军总司令部,草拟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祝词,与戴季陶讨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歌。1924年6月16日晨至天字码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处,乘船赴长洲岛参加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中午在军校用餐,下午二时观摩军校阅兵式,至四时乘船返回广州。在孙中山开学典礼训话之后,由胡汉民宣读由其参与拟定训词,训词如下:“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此训词意义极为重大,后以《三民主义歌》传唱,该歌词后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歌》,其亦为作词者之一。其间被任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因戴季陶兼职事务繁多,未能顾及军校政治部工作,遂任其以政治部副主任视事。6月19日赴军校授课,6月22日戴季陶因与张继、谢持等矛盾激化,辞去所有职务离开广州,乘船赴香港转上海,当日由党代表廖仲恺提议,其任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代主任。6月24日乘船赴军校授课,6月25日下午五时偕蒋介石、甘乃光至黄埔军校,由始暂代政治部主任事,以刘芦隐为政治部副主任。晚间讨论校务,并准备明日课程。嗣后提出并制定了一整套旨在扩大宣传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部工作办法,并亲自任课,主讲中外革命史。“对于黄埔军校初期政治教育之推进,致力甚多。”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