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巨子邹永成
辛亥革命网 2016-01-22 09:45 来源:湖湘文史 作者:李传补 查看:
邹永成,字器之,化名黄自强,1882年10月10日生,湖南隆回县罗洪乡人。出身于书香之家,曾祖父邹汉勋是著名学者、经学大师,与魏源齐名。伯父邹代钧是著名地理学家、地图出版家。叔父邹代藩是学者、革命家。邹永成在辛亥革命前后,广泛结交反清革命志士,四处奔波,为武昌首义和湖南光复做了大量工作,并亲自领导光复宝庆和新化。为筹措革命经费,他散尽家财,得罪亲人,机关用尽。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被孙中山先生特别指定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鉴于邹永成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献身和突出贡献,在当时革命队伍中被称为“革命巨子”。晚年邹永成因不满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回湘组建中国同盟会湖南联谊社,积极促成湖南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参议。1955年6月4日病逝于长沙,葬长沙南郊公墓。
一、早期革命活动和参加华兴会
与一般书香之家的孩子一样,邹永成也从小读私塾。与大多数名人一样,邹永成小时候也赋性聪慧。1897年,他的伯父邹代钧与陈立之、梁启超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邹永成参加了入学考试,已被录取,却被伯父制止,不准他人学。其父邹代铸已于上年去世,伯父就是他家中的权威,伯父不许可,他没法违抗。但是,他从此走入江湖,交结豪杰。1900年参加唐才常的自立军,被伯父知道,勒令他回罗洪老家。当时罗洪属新化县辖,邹永成回家后更不安分,经常李传补
与县内反清志士陈天华、周来苏、周叔川、张斗枢等人交游。1903年,伯父要他到武昌舆地学社打工,以为将侄儿带到身边可以管教。谁知从小好剑术、喜兵书的邹永成到舆地学社后,利用工余时间偷读了许多宣扬反清革命的书籍,逆叛不羁之志与日俱增,不久考入长沙体育学校。
这一年,黄兴从日本留学回湘,在明德中学等校任教,秘密与会党同志刘揆一、马福益、谭人凤、李燮和及在省外地同志吴禄贞、钮永键、蓝天蔚、李书城、蒋尊簋、陈宦、赵声、曹亚伯、宋教仁、胡瑛、欧阳振声、刘静安、何季达、时功玖、张难先、周震鳞、张斗枢、柳聘农、龙璋等人组建华兴会。决定在1904年11月16日趁西太后万寿节之时在长沙举事,在万寿宫安放地雷炸药。安排马福益、谭人凤、李燮和和周叔川等人在湘东和湘西等处响应,邹永成被安排往江西方面运动。
1904年春,邹永成依照陈天华从日本寄来的信件精神,邀集易本羲、周京甫、陈少石、杨建署、伍申衡、胡昆藩、邹汉佑、吴任、张业吾、张琴、石英等几十人,身带《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猛回头》等宣传品到江西吉安。与已先行到达的冯弼斋、赵南山、谢介僧、韩飞、黎民望、梁英、董福开等人会合。革命机关秘密为赣江堂,公开名义为黄自强公司,与在南昌办随营学堂的郭人漳、蔡锷密谋起事。并派人与长沙的马福益、黄兴等联络。不料湘潭的向少卿、郭鹤卿酒后失言泄密,被湘潭捕快拿获,立即呈报湖南巡抚陆元鼎。会党中的部分头领王福泉、肖桂生、游得胜、何少卿、郭鹤卿等人被杀害。马福益逃到广西,次年春回湘图再举,行到湘乡也被害。湖北的同志也遭到军警围捕。黄兴、宋教仁、欧阳瑞华等逃亡日本,邹永成、蔡锷等回湖南。
二、参加广西起义和创建同盟会
1904年冬,广西会党首领陆亚发聚众万余人在柳州举行起义,占领了柳州城。清政府派湖南巡抚黄忠浩带兵前往广西镇压。邹永成与蔡锷、石成功、徐清泉、曾子亿等人在宝庆秘密集会,决定派邹永成和吴任冒着天寒路滑,翻山涉水到广西。已运动好了的黄忠浩部下军官唐元善、唐万福、梁忠武、李德山、苏国三,他们都表示愿意倒戈起义。但此时陆亚发已死,起义失败,游说黄忠浩倒戈已不可能,邹永成只好作罢。这时,蔡锷、郭人漳已到桂林办随营学堂,邹永成便在随营学堂执弟子礼,成了一个学生。不久,谭人凤受蔡、郭电邀亦来桂林掌文犊,接着黄兴也来了。几位革命巨匠商谈革命大业,一致认为必须成立一个组织机构。于是草拟了会章,初名为中国联盟会。由黄兴将会章和发起义名单带到日本东京,与孙中山等同志商量,大家同意,正式定名为中国同盟会。
三、千方百计为革命筹资
1906年3月,邹永成在桂林随营学堂毕业后,便到武汉舆地学社工作。他表面做事,暗地里却频繁与革命党人联络,舆地学社成了革命机关。同志中有很多经济困乏的人,他慷慨解囊,尽力周济,大家对他以孟尝君目之。
1908年伯父去世后,邹永成经熊希龄介绍,到苏州二三一混成协当管带。协统刘笃烈与他为世交,也是反清人士,很快被清廷当局撤换,邹永成也遭追捕。他先逃往南京,1909年逃往日本,住在谭人凤的寓所,并入明治大学学习。
邹永成与宋教仁、谭人凤等商量,鉴于同盟会在南方发动多次起义未能成功,应当将革命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这个战略转移的思路得到宋、谭等很多同志认可,于是,于1910年7月30日在上海成立了中部同盟会。在中部同盟会的发动、组织下,长江流域的革命迅猛发展起来。
干革命需要巨额经费,从何而来?孙中山周游列国辛辛苦苦在华侨中筹集的资金,早已在南方多次起义中消耗殆尽。邹永成从日本回国后,主要在武汉和湖南奔波活动。为了筹资,他首先捐出自已的家产,将祖传100多石租的契子抵押给祖伯,得2000元大洋,用这笔钱在宝庆河街岭开了一家店子作联络机关。他又与谭二式商量,派一个鸡鸣狗盗的会党朋友到族伯家去行窃,企图盗取其祖传的珍贵文物——王羲之墨迹《兰亭序》。可是连去三次没有盗着。
有人对邹永成说,南洋印刷局的谢祝轩翻印了舆地学社的地图,赚了很多钱,他堂兄要去告谢祝轩的状。邹永成正为革命经费头痛,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便谎称是自己翻印,要堂兄莫告状。结果,谢祝轩给了他1000元大洋。邹永成便带这笔钱,与谢介僧赴武汉活动。
湖北的同志见南方多次起义没有成功,大都灰心丧气以为前途无望。邹永成带这点钱去,暂时宽一宽大家的心,并极力主张在武汉设立联络机关,但经费问题仍然令大家彷徨无策。当时武汉革命党人因经费奇缺,大家生活极其艰苦,同志们只能喝点稀粥维系生命,出外活动的长袍则轮流使用,为此,大家千方百计为经费问题想办法。
邹永成记得,蕲州三角山庵堂里有一尊金菩萨,若能搞到手,可以换一笔钱充革命经费,大家赞同。一天夜晚,天下大雨,邹永成与焦达峰、孙武等人赶到佛寺,趁着雨声掩护,掘墙入寺,几个人费力将金菩萨抬了下来。但这尊金菩萨很重,五六个人也难以抬走,他们便想锤碎分运。锤了很久,才锤下一小块。响声惊醒了寺里和尚,一帮人手持棍棒、禅杖,吆喝着向他们扑来。他们仓皇逃跑,连行李都没来得及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