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褔益烈士传略(2)

辛亥革命网 2016-01-21 09:10 来源:株洲政协 作者:冉济民 查看:

马福益又名马乾,1865年生,株洲渌口人。由于福益出身于贫民,深受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压迫,所以很早就具有反抗清朝的理想和志愿。

  福益与黄兴第二次会见是在1904年9月23日(古历八月十四日),地点是在浏阳县普迹市。这一天,普迹市按照惯例举行牛马交易大会,华兴会领导人黄兴和刘揆一、徐拂苏、陈福等前往普迹市再度与福益会面。陈天华当时也化名郑天然从南昌赶来参加这次会见,福益将他所管辖的各部下负责人姜守旦、龚春台、冯乃古等一一见面。并且还隆重地举行了为福益授予少将衔的议式,由刘揆一代表黄兴会长主持。在这次会见时,黄兴还给了福益长枪20支,手枪40支,马40匹,准备起义时应用。同时还决定,等待从上海陆续运到大批枪械后,立即提前发动起义。这样,原来准备在长沙玉皇殿预埋炸药的那件事,就耽搁没有进行了。但由于这次“议式庄严、观都如堵”,因而对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自此以后,相继加入哥老会的成员,非常踊跃,约有十多万。

  福益与黄兴,刘揆一会谈不久,便在雷打石附近的五台上某寺庙里,举行正式开堂。开堂典礼非常隆重。这种隆重的开堂议式,以往各山堂是从来不轻易举行的。福益在会上发言道:现在本山堂众已至万人,势力远及江西、湖北等省,控制不无困难;幸有先代遗传,可资遵循,这是我们对内的行动。至于对外,现在孙中山、黄克强先生等,正领导进行反满斗争,已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必须奋力参加,以达到推翻满清之目的。”

  自从福益与黄兴、刘揆一等会见以后,为了给准备起义积蓄力量,福益经常骑马巡视各石灰窑厂,还到浏阳、萍乡一带活动。他在雷打石时,曾经亲自挑选了会党成员中身强力壮、且具有才干的人当头目,带领他们深更半在山林中操练军事。还亲自教他们学会手枪,步枪的射击技能。由于华兴会、同仇会、哥老会的积极活动,逐渐引起了清朝官方的注意,于是就是加强了对华兴会等活动的侦缉工作。再都,加上华兴会组织发展较快,被一个混进会中的败类——刘佐楫里应外合出卖革命,将普迹市开会的详细经过出卖给劣绅王先谦.王先谦马上向巡抚陆元鼎告密,因而修使事情泄露了。(按:据刘揆一撰写的“黄兴传”载:为武备学生朱某误泄其事于王先谦)。于是不久洪江会党中的五路巡查何少卿、郭鹤卿等被清吏逮捕了。这就使陆元鼎获得了黄兴、马福益等准备起义的事实真象。后来,洪江会党负责人肖桂生、游得胜等被铺后,也被迫供出:“听从马福益派充华兴会中路付办,放镖邀人。”游得胜也供认:“听从马福益散发同仇会、华兴会票”。当时黄兴、刘揆一等在长沙,洪江会党在邮电部门工作的颜某在获得的上述情况报告了他们。黄、刘二人化装成海关人员逃往上海。颜某又把这消息转告了马福益。从此以后,马福益便成为清朝统绐者的搜捕对象了。

  福益在清政府官吏的通缉下,首先逃往广西,不久又回到湖南湘西的洪江,改名佑衡,准备以洪江为根据地,重新布署起义。并且还派常德哥老会负责人谢寿棋去上海,重新与黄兴取得联络。信中说:“前之失业,半由于党人不慎所致,深自愧恨。今欲集洪会各派之精锐于洪江,作孤注一掷举之势,希派人指挥。”

  黄兴,刘揆一等接到马福益的信后商量,认为洪江这个地方是一个多山偏僻地区,作战时既能进功,又能防守,在这里可以搞持久之战。并且还可以以这里为中心,向四面八方的革命力量发出号召,使他们共同进行革命活动。所以非常赞成福益的意见。于是黄兴、刘揆一等于1905(乙巳)年3月从上海回湖南,先在汉阳取出原来寄存在那儿的43支长枪,7排子弹,密藏在船舱底下。又从当阳出发,一直行驶到常德。那知刚刚抵达沅陵,被厘卡搜枪弹,事情被泄露了。黄兴、刘揆一等与卡兵博斗,一直到天黑才得以脱险。在途中遇到了杨任,便和他一同到他一个亲戚家里休息。并且从杨任口中得知马福益被捕。原来马福益从广西归来的时候,会党成员按照原来的路线迎接和护送他。不料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改路线,于四月二十三日(古历三月八日)在湘乡境地不幸被清军逮捕。他们获得这消息后,只得绕道古丈、石门、到湖北公安,由汉口再次逃往上海。(注:据张平子所撰写“我所知道的马福益”一文中载:“马福益系在萍乡江口地区被捕。)

  福益被解送到长沙时,反动派用铁链锁着他的肩膀,入狱后并被打的体无完肤,奄奄一息。当福益在监狱里看到许多同志脚镣手铐,为了保护同志,除承认与华兴会首领有关系以外,多方证明那些被囚禁的人与华兴会没有关系,因而解救了一些同志出狱。比如与他同时被捕的谭菊生,就是因为福益坚决否认他是洪江会党而得以免于遇难的。

  1905年9月26日(三月十一日),即福益被捕后的第三天,福益烈士在长沙浏阳门外英勇就义,时年四十岁。

  当福益遇害的消息传到日本的时候,黄兴等华兴会员深为悲愤。在东京开了一次大的追掉会,还把福益制定的军纪十条(如不杀人、不拢商市、不惊远客等)发行十多万册,广为流传。日本各界对福益的革命行动,也极为称赞,称福益为“支那革命的先驱”,报上还刊载着他就义时的照片。

  福益虽已遇害,但他的洪江会党的组织基础并没有被打乱。他的部属负责人姜守旦、肖克昌、龚春台、冯乃古、李金奇(一作经其)、李香阁、以及殷子奇,刘泽春等,于1906年十月十九日在华兴会会员刘道一等的率领与组织下,发动了约有三万人参加的著名的“萍、浏、醴起义”。这次战役发起的原因之一,是福益为清朝官吏所杀,洪江会党为他报仇的原故。从这里可以看也福益在会党乃至人民群众中崇高的威望了。

  注:本稿材料来源于:

  1、“湘潭人民革命斗争史”(初稿P.4—5)

  2、“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P.115—118)

  3、“醴陵革命人物纪要”“醴陵县志卷八人物中P.67)

  4、“丙午萍、醴陵起义记”(辛亥革命第二传P.463)

  5、陈浴新:湘抚端方宣布马福益罪状的布告(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91100卷宗)

  6、张平子:“我所知道的马福益”(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档案宗051—60)

  7、刘揆一:“黄兴传记”(初稿)(湘潭市文化馆阳光藏书)(手抄)

  8、刘约真:“醴陵革命人物纪要”(湖南文献,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第四版)  

  9、“马福益有关资料”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三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