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吾父黄炎培(2)

辛亥革命网 2010-07-29 00:00 来源:人民日报(1981.03.06) 作者:黄大能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吾父黄炎培曾因反对科举,反对封建,几被清廷所杀,亡命日本。1905年他加入刚成立的同盟会,投入了辛亥革命。接着,又参加了倒袁(世凯)

        延安访问时间虽短,吾父有机会认识了大部分党中央领导同志和高级将领,特别是有机会和毛泽东主席多次长谈。这里有两段从《延安归来》中摘录的文字记载,反映了吾父在延安的见闻和当时的政治态度。吾父曾在延安欢迎大会上发言:“……第二目的想来看看延安,……就我所看到的,没有一寸土是荒着的,也没有一个人好象在闲荡。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政府对于每个老百姓的生命和生活好象都负责的。这句话做到,在政治上更没有其他问题了……”另有与毛主席问答的一段:
        “有一回,毛泽东问我感想怎么?我答: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这段对话,即使从35年后的目前政治形势来看,也还是值得回味和警惕的。
        吾父一生从事职业教育事业,希图造福公众,但在艰苦复杂的境遇中,走尽了曲折的道路。他在真挚的爱国主义思想驱使下,热情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中。终于认识到,救国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紧跟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建设社会主义。
        从坚拒做官到做人民的官
        我们做子女的,从小都有一个深刻印象:父亲一向拒绝做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在大连工作时,从报上看到吾父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的职务,异常纳闷。1950年到北京公干,一见吾父,我就问起:“一生拒不做官,怎地年过70而做起官来了?”吾父详告周恩来总理向他动员经过,最后并严肃地向我道:“以往坚拒做官是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呵!”
        我自幼就多次听说,民国初年,袁世凯和以后的北洋政府曾两次电招吾父去北京担任教育总长,吾父都坚辞不就。袁世凯曾无可奈何地给了他八个字:“与官不做,遇事生风”。这八个字其实也完全适用于吾父对待蒋介石的态度上。
        1927年蒋介石一登台,先是通缉吾父,称吾父为“学阀”,逼吾父又一次出亡。以后态度忽变,前后有过多次,或封官许愿,或提携后代,都被吾父一一婉拒。值得一提的是1946至1947年间蒋介石对他最后的拉拢。
        1946年6月,上海和平代表在南京下关被殴。7月,昆明李公朴、闻一多被害。蒋介石威胁利诱,一再通过他人企图拉吾父“下海”参加伪国大,脱离民盟。吾父曾坚决表示:(1)不能同意于不统一、不团结之下通过宪法,此是不通之路;(2)我不能与人共走不通之路;(3)欲我脱离民盟,不能自毁人格。为了表明心迹,曾在上海赴南京请愿代表聚会上出示题为《吾心》的七律一首:老叩吾心矩或违,十年回首只无衣。立身不管人推挽,铄口宁愁众是非。渊静被驱鱼忍逝,巢空犹恋燕知归。谁仁谁暴终须问,那许西山托采薇。
        1947年国共和谈全面破裂。3月18日,蒋介石入侵延安,得意忘形,执意单独召开伪国大。这时,青年、民社两党已投降蒋介石,蒋政权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初,吾父在沪奉民盟中央之派与叶笃义同志到南京交涉。该时,我在南京资源委员会工作,吾父宿我家,得以与他彻夜谈心。翌日同游玄武湖。吾父即景写下《玄武湖秋感三绝》一诗,表明他当时的心情:黄花心事有谁知,傲尽风霜两鬓丝。争羡湖园秋色好,万千凉叶正辞枝。红黄设色补寒苔,点缀秋光枉费才。毕竟冰霜谁耐得,青松园角后雕材。那有秋纨怨弃遗,金风尽尔鼓寒漪。谁从草际怜生意,百万虫儿绝命时。
        吾父教育我做一个正直的人、勤恳的人,兹抄录他给我的座右铭如下: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