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赞元(2)
辛亥革命网 2010-12-10 00:00 来源:高又明先生纪念网 作者:高又明先生纪念网 查看: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重阳节前,(又说1908年)同盟会在大雁塔召开会议,决定重阳节祭扫民族祖先轩辕黄帝陵墓,在祖先陵前宣誓,借以表示复兴民族的决心,会议公推郭希仁、张赞元起草祭文,并约临省在陕会员,一同前往与祭。
10月15日(农历重阳节),井勿幕、李仲特、高又明、焦子静、吴虚白、张赞元等以及四川、甘肃、山西、广东等省在陕的同盟会员约二十余人乔装赴桥山黄帝陵,仿”慕亲会“供奉佛祖”达摩“仪式进行,与祭者本着”祭如在“的精神,跪伏祖先陵墓之前,向祖先上香,献酒毕,恭读祭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4]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陕西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2月26日创刊,月刊,1909年9月25日终刊,先后出版共九期。《夏声》杂志由杨铭源、李元鼎和赵世钰等负责主持工作,井勿幕、张赞元等十余人为主要撰稿人。[5]
1910年(宣统二年)
4、5月间,井勿幕在泾阳柏氏花园召开了同盟会陕西分会会议,会议开了二十多天,决定了推动同盟会会务的一系列重要事项,明确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任务。决定西安由郭希仁、张赞元、李桐轩、钱定三等领导,主要任务是扩大同盟会的组织,力争尽快掌握新军。[6]
1911年(宣统三年)
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10月22日同盟会革命党人领导新军与哥老会在西安起义并迅速波及陕西四十余县,拉开了北方各省起义的序幕。张赞元参加并负责了起义的有关工作。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张赞元等”皆以服官从政为可羞“[7],退居读书,研习碑帖,与郭希仁来往尤密。
1919年(民国八年)
1919年1月1日,革命党人李元鼎、茹欲立、彭世安、张赞元、张宗福等,听到井勿幕被害的消息,由西安赴三原,参与靖国军的工作。
1920年(民国九年)
洪宪改元后与井勿幕组织讨袁军在三原学靖国军事,任总司令(于右任)部秘书;胡景翼任总指挥时,任总指挥署秘书长。与总司令部参谋长彭仲翔、参谋兼工程营营长高季维最为默契,每事相济,共同尽职,于公甚得力焉。[8]
1924年(民国十三年)
在胡景翼部参加了由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发动的”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驱逐清废帝溥仪出故宫。张赞元时任胡景翼部秘书长。胡部后被编为国民二军,12月6日胡景翼被任为河南军务督办。[9]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与书香门第子女陈威风(1909-1971年)喜结良缘,陈威风父陈行方,爷陈焕珽、陈焕珪均为清朝举人,与张赞元父张煦曾同在陕西做官,为世交。
二十年代中后期
应榆林镇守使井岳秀(字,崧生,1931年被改编为驻榆第八十六师任师长)先生再三邀请,被聘任为参议,作为井部的高级代表负责内政、外联,处理相关事务。[10]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农历五月,长女张榕出生,又名张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