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图2 北伐期间,阎锡山与蒋介石、冯玉祥“平起平坐”
北伐中,阎锡山拥兵自重,借机掌握了晋冀察绥四省和平津两特别市的军政大权。10月19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阎为内政部长。阎锡山从此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齐名,成为雄踞华北的军阀。后来,由于蒋介石拟利用编遣全国军队之机削弱异己,蒋阎关系逐步恶化,双方甚至厉兵秣马,准备决战,最终酿成了双方投入百万兵力的中原大战。蒋介石取得了大战的胜利,阎锡山潜赴大连,托庇于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出于抗战大局的考虑,阎锡山得以复出。为了缓和与蒋的矛盾并消除蒋对他的疑虑,阎锡山提出“自强救国”、“造产救国”等口号,成立了经济建设委员会,制订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全力以赴地进行经济建设。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山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体系,资产达到2亿银元。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少,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在国内名列前茅。同时,他认为不把群众组织起来会给共产党留下空子,须用自己的组织来抵抗共产党的组织,于是成立了青年救国团、建设救国社等团体,后来又将其合并组成山西自强救国同志会,作为他推行政令的组织保证。这样,阎锡山的经济和政治实力都得到了增强。
图3 1930年5月19日,阎锡山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
抗战初期,阎锡山的策略师拥蒋联共抗日,山西一度成为全国实现国共合作、坚持抗战的模范地区。但随着日军进攻的扩大,加之中共领导的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相继成立,阎锡山感到继续下去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遂改变策略为“联日图存”。内战开始后,阎锡山随蒋介石亦步亦趋,在山西各地向八路军展开进攻。阎锡山还组建了特务组织,疯狂残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仅1947年最后两个月即用乱棍打死3000余人。太原解放后,阎锡山几经辗转最后去往台湾,阎锡山的政治生命也基本宣告结束。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