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与“五五宪草”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五五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国民政府于1936年5月5日颁布而得名,主持制定这部宪草的是时任立法院院长孙科。,孙科与“五五宪草
 

  “五五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国民政府于1936年5月5日颁布而得名,主持制定这部宪草的是时任立法院院长孙科。这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宪草,其所确定的原则和框架成了日后修宪的基础。

图1  孙科(1891-1973)站在父亲画像前。

  这部宪草的降生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武昌起义一声枪响,中华民国仓促而就,立国之根本大法——宪法由此也开始了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建国伊始,临时总统、临时约法亟待“转正”,民国二年正式国会即行开会,由参议院咨请众议院同意,组织宪法起草委员会,以天坛祈年殿为会所。随后,袁世凯强人专政,解散国会,被广泛寄寓厚望的“天坛宪草”很快成了一张废纸。袁以后黎元洪受督军团挟持,竟冒天下之大不韪,下令解散国会,刚刚再现生机的制宪又被中断。接着张勋复辟之闹剧上演,军阀混战大幕随之拉开,期间宪法起草几度山重水复,但终无明路,一边是所颁布宪法、约法不止一个,却无一例外流产夭亡,另一边则是外侮日亟,国难日深,时人眼中“民国自建立以来,内忧外患,未有若今日之甚者”。

  1929年国民党三大后,党内反对派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等因不满蒋介石日趋严重的独裁倾向,号召遵从总理遗教制定约法,并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成立北平国民政府,与南京政府分庭抗礼,终于酿成规模空前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为争取主动,宣称主张“提前召集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召集国民会议之议案、颁布宪法之时间,及制定在宪法颁布以前训政时期适用之宪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约法在实质上仍然以国民党一党专政为主旨,与反对派的期望相去甚远。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召开“国难会议”,希望借此弥合分歧,安内攘外。不料,与会者对国民党以训政之名行独裁之实深感失望,强烈要求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要求被拒绝后,三分之二的代表以不出席会议表示抗议,这引起了知名人士和舆论界的关注,要求实行宪政的声浪进一步高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