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从一介书生到国府主席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林森给人们的形象是:一身长袍马褂,鹤发童颜,银须飘垂;一根手杖,一副眼镜,仪态端庄,举止稳重。这很难让人想到这么一位慈祥的长者

  林森给人们的形象是:一身长袍马褂,鹤发童颜,银须飘垂;一根手杖,一副眼镜,仪态端庄,举止稳重。这很难让人想到这么一位慈祥的长者就是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的这个国家元首还连任12年——要不是意外辞世,还可能更长!尽管作为国府主席的他被不少人看作是“国府看印的”,但他并不是事事无为,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之,这个出身寒微却又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反袁护法的功臣、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的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

图1   林森(1868-1943)

  林森1868年出生于福建闽县的一个寒微之家,在教会学校里接受了多年西式教育。甲午战败时,林森恰好在台湾工作,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激起了无数爱国志士的强烈抗议,具有爱国热情的林森也投入到反割台的斗争中去。随后,他回到福建,奔走于沪、粤及日本各地,联络革命志士,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他也因此被清廷作为“乱党”通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林森与福建学生会会员集体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九江起义响应武昌起义,任九江军政院议长。1913年林森东渡日本,加入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国,他率众南下广州护法,以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1916年8月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长,1918年被选举为参议员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大革命时期由于参加“西山会议派”而被国民党中央开除党籍,之后赴南京主持中山陵建设事宜。

  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举为国民政府委员,9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0月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1年3月,立法院长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后,林森被选为立法院长。至此,林森已经成为国民党中央的重要人物。有趣的是,林森是在海外旅途中被选为立法院长的。在党内外各派系在争权夺利的时候,林森先是忙于中山陵的建设事宜,后又出国考察,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图2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首脑会集武汉,决定武汉会战和政府迁渝。图为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讲话时的情景,右三为蒋介石,右四为冯玉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