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天下的豪门女杰刘青霞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河南安阳马家庄园一个厅堂的墙上挂着孙中山题写的“天下为公”匾额,匾额下方一左一右分别是马青霞和秋瑾。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两位都
 

  在河南安阳马家庄园一个厅堂的墙上挂着孙中山题写的“天下为公”匾额,匾额下方一左一右分别是马青霞和秋瑾。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两位都曾受到孙中山嘉奖的传奇女性是并立的,人称“南秋瑾,北青霞”。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人们对“北青霞”知之不多。

图1   南秋北刘,女性双星(安阳马家庄园)

  一品夫人

  刘青霞原本姓马,1877年生于河南安阳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马丕瑶先后任过江西、广西、广东巡抚,官至护理两广总督,驻疆一品大员,家业殷实。青霞18岁时,嫁于河南尉氏县刘耀德为妻,遂改姓刘。刘家系中州大户,号称“刘半县”。只是这个刘耀德是个纨绔子弟,仗着先辈的家业,不思进取,还嗜好鸦片,在与青霞结婚7年后即因病辞世。刘耀德生前未留下子嗣,他死后,族人为其庞大的家产而争讼不已。一个年仅25岁的妇道人家开始面临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为了缓解与族人的紧张关系,她主动出资将修缮刘氏祠堂,又设立刘氏义学,凡刘氏家族子弟皆可免费入学。有一年,尉氏大饥,灾民四溢,青霞捐出良田15顷作为刘氏义庄,同时开仓赈济。不久,她又借婆母丧礼,支起大灶,施舍四方灾民饭食达一月之久。其后,她又出资兴建孤儿院、养济院、平民工厂,收留赈济孤、盲、哑、残等贫苦民众。

  刘青霞的义举不胫而走,光绪帝甚为钦佩,诰封“一品夫人”。

  这时的刘青霞,行善举更多的是为刘氏一家一姓,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些善举取信于族人,保住家产。不过,让青霞失望的是族人依然握拳张爪,甚至视她为仇敌。

  巾帼英雄

  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刘青霞通过尉氏留日学生刘恒泰等认识了在日本的河南革命领袖张钟端。1906年张钟端、刘恒泰回国省亲之际,与青霞多次面晤,张钟端鼓吹维新,对她产生很大影响。后来,任湖北藩台的胞兄马吉樟奉派前往日本考察学务,青霞正经受族人夹攻之苦,为摆脱纠纷,她与兄协商,允得同行。刘青霞在日本停留半年,结识了许多留学生和同盟会员。回国后的刘青霞,思想发生了较大转变,她的视野开始从刘氏家族扩大到更为宽广的领域。为建孤儿院她捐地120亩,为设尉氏高等学堂他捐银三千两,为办中州公学和中州女学堂再捐三千两。此外,她还给北京豫学堂捐银三万两,对北京各女校也多有资助,她也因此被聘为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学务维持会会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