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为中国赢得外交(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人称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刀锋下的外交”,充满了不平等和屈辱,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却不乏优秀的外交家,他们在狭窄的外交空间里竭尽所

图2  顾维钧与夫人黄惠兰。

  顾维钧在山东问题上的卓越表现为其在1922年8月赢得了王宠惠内阁外交总长职,后来尽管内阁屡次更迭,但他的外交总长却始终不倒。此后他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国联李顿调查团顾问、驻法公使、国联中国代表、驻法大使、驻英大使、驻美大使等重要职务,参与和主导了一些重要外交活动,如同各国改订新约、促成宋美龄访美、参与联合国筹建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名。顾维钧早在一战时期就非常关心成立一个组织,以维持世界和平。1944年9月,顾维钧以首席代表身份出席了顿巴登橡树园会议第二阶段的会议,这个会议提出了战后建立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因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故代理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在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的签字仪式中第一个签字,使中国成为四个发起国中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顾维钧庄重地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三个汉字——顾维钧。

图3  中国代表顾维钧(左一)与美、苏、英、法代表在旧金山联合国筹备会议上讨论《联合国宪章》草案。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这样评价顾维钧:“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顾维钧以自己的智慧、修养和爱国热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为改变中国屈辱的对外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