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杰(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段祺瑞因常行凶残于外形且性情暴躁令人生畏而被称为“北洋之虎”。同样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的段祺瑞因成绩优异被送往德国学习军事,学成回国后于1896年被调往天津小站。段祺瑞才干出众,在小站练兵时就编著《编练章制》、《战法操典》等,成为袁世凯的主要智囊人物。他先后担任过北洋新军第三、四、六镇统制(师长)等要职。在促成袁世凯再度出山、对清室逼宫、促成南北议和、镇压“二次革命”等重大事件中,段祺瑞谋划方略,调兵遣将,不遗余力,为袁世凯当上大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王士珍功成隐退,冯国璋外调南京,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实际主持北洋军务。在北洋军阀集团中,许多新生力量都是由段祺瑞培养起来的,后来形成了某种“只知段总长,不知袁总统”的局面,引起袁世凯的疑忌。所以,在称帝之前,袁世凯将段祺瑞一脚踢开,命令段祺瑞去西山养病。在袁世凯称帝的闹剧中,段祺瑞进行了消极抵制,没有参加在中南海居仁堂举行的百官朝贺。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历届内阁中均任陆军总长,实际上控制着北洋政权。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
“北洋之狗”冯国璋
图3 冯国璋(1859-1919)
忠于北洋且善于打仗的冯国璋被称为“北洋之狗”。冯国璋也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堂任教习。1896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被委任为督练营务处帮办,兼步兵学堂总监。1903年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经袁世凯的推荐,任军令司副使,军学司正使。武昌起义爆发后,冯国璋被任命为第二军军统率军南下。一路上,冯唯袁世凯密令是听,根本不理会陆军大臣荫昌的指挥。清廷无奈之下,只得请袁出山,授予他军政全权,冯国璋也随即接替荫昌第一军军统职务。在遭到起义军顽强抵抗时,冯国璋竟下令火烧汉口,使方圆几十里的繁华商埠成为一片废墟。攻陷汉口后,冯国璋又指挥北洋军攻占了汉阳。此一役,为袁世凯攒足了向朝廷邀功的资本。冯随后奉令离汉赴京,任禁卫军总统,兼察哈尔都统,掌握了京畿防务大权。在禁卫军总统任上,冯帮助袁世凯平息了企图阻碍清帝退位的禁卫军风波,为袁篡权立下不小功劳。1913年国民党发动讨袁战争,冯国璋率军南下,攻克南京,遂被袁任命为江苏都督,宣武大将军。后来,由于袁世凯执意要称帝,两人矛盾逐渐尖锐。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后,冯国璋站到了蔡锷这边,举起了反袁的旗帜,遂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发生分化,冯国璋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后,冯国璋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李纯联合,共同对抗段祺瑞。1916年,冯国璋被推选为副总统,翌年代理总统,1918年被段祺瑞胁迫下台,次年在北京病逝。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