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禄贞对武昌起义的贡献(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吴禄贞对武昌起义的贡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武昌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中,吴禄贞对武昌起义的贡献,

  武昌起义后。湖北革命党人开会商议,认定最适合的都督是吴禄贞。由此可以看出,是吴禄贞开创了湖北革命的新局面,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三、呼应武昌首义武昌起义后。

吴禄贞赴滦州约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赴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党联系。拟联合北方新军直捣北京。他断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汉曰。他敢于在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发动起义。他对袁世凯的清醒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的革命党人。这些努力虽然由于吴禄贞被暗杀而没有成功,但也牵制了袁世凯的力量,激发了革命军的斗志。    早在武昌起义前,吴禄贞就计划在北方发动起义。1911年,清政府决定举行永平秋操。时任清北洋第六镇统制的吴禄贞得知第六镇参加秋操的消息后,精神大振,喜形于色,他认为机会来了,可以效法当年熊成基,把军事演习变成操地起义。他立即与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倾向革命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联络,共同商定。各自所属新军私带子弹。在秋操中相机起义。先消灭禁卫军,然后乘胜直捣北京,一举推翻清朝统治。但是由于吴禄贞在新军任职期间积极宣传革命。“锋芒毕露,为清廷所忌”,清廷临时下令不让吴禄贞参加演习。 

  就在滦州即将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之时,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爆发后,吴禄贞积极联络北方的革命力量,准备响应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吴禄贞去滦州“抚慰”按兵不动的张绍曾,吴禄贞也正想借机去滦州与张绍曾商讨下一步行动方案,于是欣然领命去滦州。吴禄贞到滦州后与张绍曾进行了密商并向张绍曾部下官兵进行讲演,分析了当时形势。他说:。萌昌倾北京兵南下武昌,诸君倘偕我倒戈。掩北京无备。可无血刃而定。然后绥靖士民,易置帝政,而传檄东南,释甲寝兵,天下大势定矣。”””1最后与张绍曾商定。张绍曾、蓝天蔚分率所部,由滦州方向威逼皇城。吴禄贞率所部沿京汉线北上,会师北京。张绍曾在滦州首先发难。吴禄贞、蓝天蔚则分头出兵响应。 

  就在此时。山西新军将领阎锡山等人发动起义。宣告独立。吴禄贞闻讯大喜,与张绍曾分析:第六镇进驻石家庄不仅可以控制京汉线,截断北京与武昌清军的交通线。同时联合山西起义军。共同北上,与张绍曾南北夹击。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大好时机。吴禄贞迅速赶赴石家庄掌握部队,一方面撤回进攻山西的军队,一方面积极与山西起义军联系。亲赴娘子关与阎锡山会晤谈判,陈述革命大势。他向阎锡山等人强调:“我们都是站在革命立场。非常愿意与晋军联合,共同推翻清室。””81双方经过会谈,共同决定联合组成燕晋联军,公推吴禄贞为大都督兼总司令。11月4日,吴禄贞立即命令何遂扣下了一辆从北京运送军饷、辎重到汉口前线去的火车。车上几十万饷银,十几车皮粮食、弹药、棉军装等把石家庄火车站的仓库塞得满满的。吴禄贞的活动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不满和恐慌。吴禄贞在此期间还派人与武昌起义军进行联络。将截断武昌清军后路,扣留清军军火物资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吴禄贞此时己做好准备。订于11月7日向北京进发,在给张绍曾的回电说。“愿率燕晋子弟一万八千人以从”。袁世凯派人收买了吴禄贞待卫营长马蕙田,马蕙田于11月7日凌晨刺杀了吴禄贞。吴禄贞在石家庄被害,年仅31岁,“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来得及实施直捣皇城的计划。  

 由于吴禄贞对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追赠吴禄贞为“大将军”,称他是“盖世之杰”。虽然武昌起义时吴禄贞不在武汉,但他之前为武昌起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虽然军队直捣皇城的计划没有来得及完成,但也牵制了袁世凯的兵力南下。有力地配合了武昌起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