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辛亥元勋张培梅

辛亥革命网 2011-05-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大龙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张培梅字鹤峰。崞县(今原平县)中泥河村人。国民党军事将领。张培梅一生,戎马倥偬,宦海沉浮,每受命于危难之际。 ,山西辛亥元勋张培梅

张培梅书法六条屏

  张培梅一生,戎马倥偬,宦海沉浮,每受命于危难之际。廉洁奉公,恬淡名位,治军严明,信赏必罚,性格刚烈的他在抗战初期出任第二战区执法总监期间,因李服膺、王靖国惩处不公而深感自责,服毒殉职。

  张培梅(1885——1938),字鹤峰。崞县(今原平县)中泥河村人。国民党军事将领。

  张培梅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收养。在私塾读书时,尊师好学,尤其精研《周易》,19岁考中秀才。时值清政府日益腐败,外侮迭至,张培梅认识到只有武装斗争方能救国救民,于是投笔从戎,1905年考入山西陆军小学堂。1907年春,山西陆军小学堂选送成绩优异者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张培梅就在其列。在保定求学期间,张培梅加入了同盟会,并参与组建上谷同盟会,被推为上谷同盟会敢死队队长。1910年,张培梅在保定防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回到山西新军第二标(团)任哨官(排长)。不久,山西新军拟设模范队,培训下层军官,同盟会趁机安插力量,逐步掌握了模范队,张培梅任二标模范队排长,传播革命思想,积极从事反清活动。

  辛亥太原起义前夕,张培梅与其他同盟会员一起策划起义之事,参与制定军事计划,太原起义军事行动基本上是按照张培梅具体计划进行的。在太原首义战斗中,张培梅临阵受命代理队官(连长),率兵随二标大队攻打巡抚衙门,表现勇敢。太原光复后,为防清军入晋,张培梅受命前往河北省阜平县的龙泉关部署军事,不久又随统带(营长)张玉堂率兵到代州(今代县),消灭了盘踞在代州的大同巡防队。接着,张培梅随张玉堂兵出雁门关,拟直取大同稳定晋北政局,但尚未到大同,便遇清军重兵堵截。同时,东线清军入娘子关,太原也相继失守。在这种情况下,张培梅率部转而西向至保德,与北逃的阎锡山部汇合,曾随阎锡山在塞外转战数月。1912年三月,张培梅与阎锡山一同回太原,升任团长。

  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古在沙俄的唆使下,趁机宣布独立,并在沙俄支持下举兵南侵张家口和归绥。内蒙古一些王公贵族也趁机叛乱,攻城略地,烧杀抢掠。北京政府派兵平叛,山西都督府也派遣张培梅北征。1913年,张培梅率军向绥西的山西军防地开拔,刚到包头,听说距包头西北 200多里的麻忽兔友军被围甚急,便说服部下,亲自率军日驰夜行赶到麻忽兔,一鼓作气歼敌千余,迫使敌军退集百灵庙(今内蒙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旗),不敢轻易南下,归绥战局稍转危为安。此役张培梅以战功卓著升任旅长。

  是年冬,蒙军从后套自西而东,围攻五原,进占大佘太,威胁包头,绥西又陷危局。张培梅又率领健旅,大败蒙军,收复大佘太,驻节五原,肃清后套蒙军残匪,又协同友军攻克蒙军盘踞的百灵庙。自此,南侵蒙军攻势稍止。1914年春,张培梅回师太原,随即以少将参谋名义,解甲归里。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