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辛亥历史人物解读(6)(5)
辛亥革命网 2011-04-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1921年9月胡景翼在三原召开了“国民代表会议”随后通电取消了陕西靖国军。派兵查封了靖国军总司令部,赶走了总司令于右任。这样风云一时,给人们带来一线民主希望的陕西靖国军,在北洋军阀的压迫利诱下瓦解了。就在靖国军各路司令相继接受北洋政府改编之时,唯有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杨虎城始终反对改编,坚决表示要把陕西靖国军的旗帜坚持到底。
为坚持斗争,杨虎城率部队由临潼县栎阳向西进发,于1920年2月间,攻克武功县城,全歼北洋军一个营,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接着占领扶风等县,兵力由原来的千人发展到三千余人。部队由原来的三个营扩编为五个营:
第一营姬汇伯,
第二营任子扬,
第三营冯钦哉,
第四营鲍贵堂,
第五营孙蔚如,
另外还有一个卫队连和一个骑兵连。为了争取杨虎城接受改编,北洋政府首脑曹锟、吴佩孚特派参议员武叔斌去武功见杨,表示“吴大帅”的器重之意。并允给杨编一个独立旅,枪支经费都可从优。杨虎城的答复是:“我所争的只是靖国军的这面旗帜,并不是师长旅长一类的官职,如果‘吴大帅’同意我继续树立这面旗帜,那么,任何官职我都不计。”
胡景翼派人持亲笔信劝杨“受编”,并为自己表白说:“余之受编,是依人也,非降人也。”杨虎城严词拒绝了这些利禄引诱。而派参谋韩望尘去请于右任来武功,恢复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对此,孙蔚如回顾说:“这对于于右任说来,真是喜出望外,遂欣然接受,表现出‘老兵休道戎衣薄,大地阳春可唤来’的乐观态度”。(以上诗句见《右任诗存笺》)1922年3月23日,于右任偕李元鼎,在杨虎城率队亲自欢迎下来到武功。经过研究,重新设立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于凤翔,并设行营于武功。发表杨虎城为陕西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李夺(郭坚旧部)为第一路司令。使陕西靖国军的旗帜继续飘扬了起来。
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恢复不久,杨虎城就率领部队积极作战,与北洋军展开了浴血拼杀。孙蔚如对这一时期作了这样的回忆:甘肃督军陆洪涛买的一批枪弹,要经过西安、乾县运回甘肃。此事为杨部参谋张澍(号雨生,甘肃陇南人,因此事为陆所含恨,后在兰州遇害)所侦悉,当即报告杨虎城,杨令其继续侦察,并秘密作截械准备。雨生对给他的任务很认真负责,在细心侦察周密研究后,预计这批运输枪弹和担任保护的约5个营的部队于3月26日将达到铁佛寺。但直军和新受编的岳维峻旅均住在不远的地方,陆洪涛派的迎接队伍,听说也快到达,因此这一战斗要求以极其敏捷勇敢的行动于短暂时间内结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缜密部署,决定以刘香亭的骑兵连为先锋,第一、第二两营跟进,五营为预备队,均于先一日在乾县之临平集结完毕,二十六日上午开始行动。大约八、九点钟前后,我先锋已与对方的护送部队接触,对方退入铁佛寺镇内与我对抗,一、二两营遂向这个小集镇展开攻击战。可是那些护运队伍的抵抗并不算弱,直到下午,一、二营曾几次组织强攻,尚未得手,适预备队五营赶到,一举攻占了铁佛寺西的制高点秃子山,以猛烈火力向镇内撖射,那些护运的队伍,垂头丧气,顿时混乱。一、二营趁机猛扑,在不大的时间内结束了战斗。这时陆洪涛的迎接队伍已距铁佛寺不远,只好撤回。是役计缴获各种枪械一千多枝,子弹五六十万发。这对于当时枪弹两缺的靖国军第三路来说,确实是一次了不起的补充。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杨虎城,在缴获了甘肃陆洪涛枪弹之后,积极充实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亲自督促,加紧各营的训练,经常在直军驻地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以熟悉那些地区的地形和迷惑直军的注意。
同时联合第一路军李夺,筹商扩大靖国军的政治影响与军事地区的计划。适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全部开出关外,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可利用来打击在陕直军的好机会。于右任遂令第三和第一路第一支队麻振武部,共同进攻马嵬(在陕西兴平市,杨贵妃自杀的地方),于得手后,趁机向兴平、咸阳扩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