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人朱执信(3)

辛亥革命网 2011-07-21 00:0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林家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他才气横溢,文武双全,黄花岗起义,他与选锋队血战沙场;他组织刺杀李准和凤山,他被悬赏两万元通缉;他也反对孙中山胞兄任总督;在调

  柒 被乱枪击中遇难仅35岁

  1918年5月4日,孙中山在陆荣廷、唐继尧等人迫使下,辞去军政府大元帅职。孙中山、朱执信为了反对军阀统治,策划援闽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夺取广东,以广东作为革命策源地,指挥全国革命。

  朱执信劝桂军第三旅旅长、虎门要塞司令丘渭南脱离桂军,宣布独立。丘请朱执信入虎门主持。朱执信便与吴礼和深入虎门,在他们劝说下,虎门炮台守兵于1919年9月16日宣布正式独立。

  此时,由邓钧率领的东江民军,在邹鲁的策动下也攻入虎门,收缴桂系军阀冯德辉降军枪杆,邹鲁委任邓钧为虎门要塞司令。

  降军与民军势同水火,朱执信于1920年9月21日与何振到龙溪,约请邓钧商议调解矛盾。邓钧表示愿意交还降军枪械,接受指挥。就在朱执信与何振准备离开时,冯德辉所部忽然反攻,包围民军,枪弹如雨,朱执信不幸被乱枪击中多处遇难。

  朱执信才气横溢,外语又好,写一手好文章,适合做学问,但他将其才华与革命结合起来,是一位文武兼备的革命家。他出生于1885年,逝世于1920年,仅35岁。

  捌 党人病惜:得一广东,失一执信

  孙中山说:执信牺牲“我如失去左右手”,“我党失此长城”。此后孙中山多次称赞朱执信“乃革命中之圣人”、“中国有数人才”、“最好的同志”。吴稚晖更哀叹“得一广东,失一执信,不合算,不相当!”

  朱执信遇难当日,其灵柩从虎门运抵香港,易棺重殓,葬在东华庄内。1920年12月15日,护法政府将朱执信的灵柩送回广州,1921年1月16日,归葬于广州驷马岗(先烈路)。

  为继承朱执信的革命精神,孙中山倡议兴建纪念朱执信图书馆。廖仲恺等筹资于1921年10月10日建立执信学校(今执信中学)。1923年,朱执信殉难地──东莞县(今东莞市)虎门镇太平街,立碑纪念,现被扩建为执信公园。

  广州市驷马岗的朱执信墓,庄严肃穆,气势非凡。后因地势较低,受水浸,并发现有白蚁侵蚀,于1936年迁葬于执信中学校园内,驷马岗墓成为衣冠冢。

  现场问答(节选)

  问:程璧光是不是朱执信杀的?朱执信接触马克思主义比较早,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程璧光是不是他杀的,目前只有一个回忆,没有其他证据,还不能这么说。

  朱执信宣传马克思主义比较早,只是写了篇小文章,而且是摘录,程度不深,只是初步的。他也没有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但是何香凝讲过,如果他活着,很有可能参加共产党。

  历史不能猜测。朱执信的理论基础,继承了反满的理论,具有大汉族主义思想。

  问:辛亥革命纪念会有可能落在广州吗?

  答:基本没有可能。辛亥革命纪念会武汉在争取,武汉在这方面一直是大手笔,投入了大笔资金。比如,武汉修了很多基础设施,还专门建设了纪念馆。广州也搞了一个辛亥革命纪念馆。

  当时中央批复的辛亥革命纪念地,除了武汉就是广州。但是广州反应不够敏锐。武汉经常著书立说,宣传武昌首义,其实广州才是首义,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近期,中国史学会、湖北社科联将组织一个200人的学术研讨会,也在武汉举办。

  过去,纪念孙中山的大型研讨会都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最近没有了,都是小规模的。目前来讲,广州有些滞后。

  (林家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孙中山研究所所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