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为孙中山“管荷包的人”(2)

辛亥革命网 2011-07-21 00:0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周兴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国民党领袖中,名字被用来命名大学的,今有孙中山和廖仲恺。廖仲恺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娶了何香凝这个“大脚婆娘”;最杰出的才华莫过于

  当叔父督促廖仲恺成家时,他遵照父亲的遗嘱,提出要娶个大脚婆娘。廖志岗作为洋务官绅,虽对此不理解,但长兄遗训在先,也就没有二话。当然,侄媳妇不能是位大脚的村姑,而必须是名门的“千金”。

廖仲恺(右二)和许崇清(左一)等在日本热海

  要在上流社会找一位大脚“千金”,确非易事。但世间的好事常有天作巧合,经过打听,很快得知香港地产大亨何戴家的九小姐就留有一双“天足”。

  二 楼台斗屋“双清楼”

  原来何香凝年幼时,受太平天国女兵的影响坚决不缠小脚,一次又一次将母亲给她缠的裹足布剪成了“花蝴蝶”。其父亲最后对妻子说:“算了,由她去吧!” 因此,她保留了一双大脚。

  何香凝的父亲听说有人要讨一个大脚女人做妻子,不禁为女儿的婚嫁松了一口气。就这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廖仲恺同何香凝于1897年10月在广州举行了婚礼。

  他们将新房设在广州市河南三官庙的廖恩焘家里。这廖公馆是一个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起初,廖仲恺与何香凝借住兄长家一楼的一个房间,后来为了减少与嫂子的矛盾,避免侄儿侄女的嬉闹,在二楼左侧屋顶的晒台上搭了一间小屋居住。

  每当皓月当空,促膝谈心的廖仲恺、何香凝有“人月双清”之感,他们于是将这楼台斗屋名为“双清楼”。后来廖仲恺还将其诗集取名为《双清词草》,何香凝别称为“双清楼主”,并将其诗画集命名为《双清诗画集》。

  他们在“双清楼”度过了四五个春秋。后来,这对心怀远大志向和抱负、正在探索求国之路的爱国青年,离别“双清楼”东渡日本,迈出了由爱国走向革命的第一步。

  三 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

  1903年1月,廖仲恺抵达日本东京,4月间何香凝也来到丈夫身边。他们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子住下,取名“觉庐”。“廖体小而何高壮”,留学生们都笑其是姐弟俩,而何香凝因为那双“天足”,有了“何大脚”之称。

  廖仲恺于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1903年9月一天晚上,廖仲恺与何香凝参加神田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集会,孙中山简短的演说,吸引着留学生,廖何两人更是“听得入了神”。几天后,他们在黎仲实带领下,到小石川的“下宿屋”(旅馆)拜访孙中山。

  彼此没有客套,“话题马上从中国的政治问题开始了。孙先生谈得很多,从鸦片战争谈到太平天国,谈到戊戌政变,谈到和团运动,谈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也谈到了“推倒清廷,建立民国”。令廖何“十分佩服,十分赞成”。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